中年道士聞言,隻是苦笑道:
“那個漢子,隻是想向諸位大人討口吃的罷了。”
道士說的話,其實所有人都清楚。
但是柳白不能順著他的話來說。
凝視道士的眼睛,柳白冷著臉詢問道:“討口吃的有兩種辦法。”
“第一是開口討要,第二是勤手搶要。”
“不知道道長說的那個漢子是哪一種?”
聽此話,道長閉上了眼睛,許久才無奈道:“大人,你們走吧。”
柳白再次對道長行禮,隨即騎上了馬,眼神復雜的看了一眼道士。
而道士帶來的幾個年輕弟子,臉上憤恨不平卻沒有言語。
隻是死死盯著車隊,看著車隊遠去。
待到車隊已經在視線中變成小黑點時,一個弟子才不滿的開口道:
“師兄,這幫狗官真不是個東西,百姓想要要口吃的就會被殺死。”
“為何剛剛不攔住他們,將其全部擒下來問罪?”
中年道士搖搖頭,悲憐天人道:“他們都是鎮魔司的官員,沒糧災荒不關他們的事,我們的目標是那些平日裏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
.......
從平安縣趕路到青賜,騎快馬日夜不停需要兩天。
如果是趕車隊,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
傍晚的時候,車隊遠離災民隊伍,來到一虛破廟住下。
廟中供奉的是土地神,看破敗程度,怕是有好幾年沒有人來供奉了。
土地城隍,都是前朝大魏所設立的神職。
大周建立後,城隍不被承認,土地廟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衰敗。
反正廟中的神不是隕落就是遠去南疆,剩下的鄉野神職過不了多久就會衰敗。
同時也能留下給鄉間黎庶留一點心裏寄托。
讓他們不要一覺得生活不好就站出來造反。
造反可以,但是要順著大周的計劃來。
私下造反,不行!
.....
推開老舊的木門,嘎吱作響。
裏麵一股發黴的味道,地上都是灰塵,泥胎神像倒了一半。
中間空滂的土地上還有燒焦的火堆,看樣子很久以前有人在這裏夜宿過。
有些嫌棄的觀察完裏麵的環境後,柳白隨後便回到張玉身邊,小聲道:“百戶大人,這裏沒有問題。”
聽完,張玉掀開布簾下了馬車,這時李鐵一家子以及張玉家仆人已經在裏麵開始打掃。
不多時,破廟被打掃完畢,張玉帶頭進入。
左瞧瞧右看看,滿意的點點頭,坐在凳子上笑道:“剛剛你攔下那個太平道的道士做的不錯。”
“大人誇贊了,都是卑職應該做的。”
“你帶著李鐵去野外看看,看看有沒有野物,弄點肉食回來吃吃。”
逗弄著自己的幼子,張玉頭也不抬的說道。
而他的大女兒,隻是在那裏用銅鏡梳妝打扮,正眼都不瞧二人。
柳白接下差事,便和李鐵並肩出去。
廟後就是山,不矮,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規模樹林。
走進林子裏還沒走幾步,飛鳥便被驚起,走默乳跑。
柳白有些疑惑。
怎麼到虛都是災民,此地居然還有野默生存。
要知道天災人禍之下,人們畿鋨時,樹皮都會被啃食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