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兵員不足(1 / 2)

“胡公子,老夫托一聲大,喚你一聲賢侄,可否?”

“秦大人客氣,不過是年紀還是輩分,秦大人都喚的。”

“嗬嗬嗬。”對於胡錚的話,秦頡笑著捋了捋胡子。“胡賢侄,你此次來見我應該不是單單來拜訪我這一件事吧。”

“大人英明,小子這次來一是來拜訪秦大人,二是小子現在手上還有八百餘人,想要為宛城出一份力,三是想要向大人討要一些補給,小子這一路帶人過來,補給已經用得差不多了。”

“胡賢侄想要為宛城出力的這份心,秦頡代宛城百姓謝過胡賢侄。補給不是問題,至於去哪個門參與防守。如今宛城四門分別由黃忠、文聘、李嚴、張生四位將軍把守,其中張生將軍所守的北門最是清閑,不知胡賢侄想要去哪個門參戰?”

黃忠在胡錚的映象裏是個非常勇猛的老頭,五六十歲一大把年紀了還在長沙城下與正值壯年的關羽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定軍山下陣斬率領曹軍精銳的夏侯淵,這樣的老頭三十多歲的時候又要猛成什麼樣子。想要見識見識的胡錚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黃忠把守的東門。

“賢侄要選東門?”

“是啊,還請大人準允。”

“準,賢侄一片報國之心,待消滅黃巾之後,老夫必要上報朝廷,請朝廷表彰賢侄的功績。”

“多謝大人。”

第二日清晨,胡錚帶著整裝待發的高順等人來到東門,提前得到消息的黃忠已經在那裏等著自己等人了。

胡錚望著眼前的黃忠,三十多歲的年紀,身高八尺,濃眉重須,一雙虎目炯炯有神,身體強健,一雙大手虛握,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

“在下黃忠黃漢升,閣下就是秦大人所說的那位胡公子嗎?”聲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聽過。

“正是在下,黃將軍,我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我聽黃將軍的聲音好像在哪聽過。”

“前日胡公子進城之時,黃某曾在城上與胡公子對過一句話。”

“哦,原來那天和我對話的是你,多謝黃將軍援手之恩。”

“胡公子客氣,援助友軍是在下的職責所在,不必道謝。還有黃某也不是將軍,隻是一個校尉而已。”

“現在不是,等消滅完黃巾就是了。”胡錚大咧咧的說道。

“多謝胡公子吉言。胡公子,我先帶你去城牆上走走,順便把你們的防區告訴你們。”黃忠笑了,原先還有點擔心這個胡錚是個自以為是的富家子弟,現在看來,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有勞黃校尉了。”

一番巡視之後,有心結交黃忠的胡錚已經把對黃忠的稱呼由黃校尉改為黃大哥了,而黃忠也在胡錚的堅持下改口稱胡錚為胡賢弟。

“黃大哥,這守衛東門的兵丁到底有多少人啊,我看著怎麼有點稀薄啊。”跟著黃忠巡視了一圈的胡錚有點疑惑的問道。

“不瞞胡賢弟,你大哥我這裏的兵還算是多的,足足五千餘人,其他三門各有三千多人。”

“哦,五千多加九千多,再加上我的八百多,黃大哥,合著我們守城的官兵滿打滿算隻有一萬五千多人啊。”

黃忠點了點頭。

“大哥,不會吧,城外的黃巾可是有數十萬啊。”胡錚有點抓狂。要是在野外,胡錚一水的騎兵,黃巾缺馬,沒有多少騎兵,對胡錚構不成危險,打不贏還可以跑嘛,反正你攆不上我。可進了城,放棄了騎兵的優勢,沒想到城中隻有萬把人,這玩個屁啊。城外的黃巾就是以人換人,也能把宛城的守軍給換個幹淨。

“胡賢弟不要驚慌,所謂兵法有雲……”

“別雲了,我知道。”胡錚打斷了黃忠的安慰。撓了撓頭,問黃忠,“黃大哥,宛城中的百姓有多少人?”

“二十餘萬,賢弟,你不會是想讓那些普通百姓也參戰吧。”

“對,我就是想要從那些百姓中挑選出一批人來參與守城。”

“我不同意,那些人根本就沒有被訓練過,這樣讓他們上戰場,那是讓他們送死。”黃忠反對道。

胡錚指了指城外,“黃大哥,城外的黃巾難道就經過訓練了嗎?不要忘了,城外的那些人在成為黃巾之前,也隻是我大漢普通的老百姓。”

黃忠無言以對。

拖著黃忠一起來到太守府,秦頡一聽是黃忠和胡錚來了,連忙命人將二人請進府去。胡錚和黃忠隨著秦府下人來到客廳。隻見客廳中坐著三個人,除了太守秦頡,還有一老一小兩個人,老的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小的,唔,怎麼說呢,長得比較另類,不加修辭的說法就是比較醜,委婉的說法就是比較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