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鴻門盛宴
一場異常激烈的廝殺過後,彭城之內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所有的戰鬥全部結束,所有的敵人也全都離開了三路來犯大軍中,夏侯惇兵敗,曹操因為呂布進犯徐州而不得不退出徐州爭奪戰;紀靈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隻逃回去七千士兵,除了紀靈的五千敗兵之外,張勳竟然也在公孫瓚的七萬多大軍圍攻中逃走,身邊僅有兩千餘人;公孫瓚一路,除了攻城損兵一萬之外,在圍攻紀靈軍隊以及張勳大軍的時候再次損兵一萬,目前剩下八千人馬不過,在三路大軍中,公孫瓚這一路卻是絕對的勝者,雖然彭城沒有拿下,但是與劉備的那個約定,卻是能夠讓公孫瓚將淮南之地占為己有
這一仗之後,曹操將會全力與呂布爭奪兗州,即便最後能勝出,也絕對是慘勝,而且是曠日持久,對於其他諸侯之間的吞並與戰爭,他就算是有心也是無力了袁術則是傷亡最慘重的,雖然上將紀靈安然回來,張勳也得以保住性命回來,但是九萬多大軍卻是全部擱在裏麵了,還有無數的糧草軍械馬匹等,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程普、黃蓋與韓當三將全都沒回來,韓當被公孫越射殺,程普與黃蓋則是被周瑜生擒
生擒程普與黃蓋自然也是劉備的意思,這兩個人對孫堅很是忠心,對孫策自然也會是如此,對整個孫氏一門都會如此眼下二人的三萬大軍被困城內,若想殺了他們,自然不是什麼難事,隻是背水一戰的軍隊有多大的戰鬥力,這一點劉備很清楚,是以才會讓黃忠射傷二將,將之生擒下來,如此一來,隻要一句“降者不殺”,三萬大軍的士氣就會全部土崩瓦解而且,還有一點,殺了程普與黃蓋簡單,但是若是留著這二將,再將之放回去,日後將有大大的用處,至少會讓孫策對自己感恩,日後不會輕易與自己為敵
當然,劉備釋放二將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其二將被擒,再被放回來,孫策不會懷疑二人的忠誠度,但是袁術卻沒有那麼大的氣量,他的疑心不比曹操少多少,說不定會以私通敵軍之罪將二將斬了,到時候連孫策也隻能無可奈何,畢竟一般兩軍對陣時候大將被對方生擒,結果隻有兩種,一是背叛,二是被殺,被放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大將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把對方的大將都殺了,對方也就沒有了領兵之人,這仗自然是不用打了
戰鬥之後,自然就是打掃戰局,本來,這殘局是應該劉備的大軍與公孫瓚的大軍一起來打掃,但是,或許是為了讓劉備放心這次的結盟公孫瓚是真心的,是以在大戰結束之後,公孫瓚的大軍便撤退到了南門外的五十裏之外,安營結寨是以,打掃戰局的工作便由劉備大軍來完成,不過,彭城百姓是不願看到守衛他們家鄉與性命的這些士兵還要在大戰後還要拖住疲憊的身軀打掃正常,將一具具的屍體扔到在城外一個挖好的大坑中先焚燒,再將之掩埋起來是以,這挖坑、抬屍、焚燒與埋坑的工作就由徐州百姓來完成,本來劉備是不同意的,但是經不住百姓們雲集州牧府前跪地哀求,最終命令大軍收營休息事後,劉備讓人給每個參與勞累的百姓二十錢,卻不想這些百姓竟然沒有一個接收的,搞的糜竺隻得再向劉備回複,劉備這才作罷,下令免彭城百姓一年賦稅
劉備剛剛喘口氣,忽然接到下人來報,說是公孫瓚下了一張請柬,邀請自己前往他的大營赴宴
這下子,劉備的手下算是炸了窩了,表什麼意見的都有,不過總的來講,幾乎全部都是反對者,隻有徐宣一人沒有表意見
劉備見狀,便含笑問道:“寶堅之意如何?”
剛才眾人七嘴八舌,雖然內容不盡一樣,但是核心內容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公孫瓚此次設宴,乃是鴻門宴,劉備絕對不能以身犯險,最讓人可笑的是,典韋那個傻大個竟然想出了一個替身赴宴的主意來,試想公孫瓚與劉備昔年同窗數年,彼此都互相了解,替身如何能騙得過去因為徐宣的意見與眾人不同,是以在眾人輪流表意見的時候,他沒有開口,此刻劉備既然問起了,他自然就不能不說話了:“主公,屬下以為,此行非去不可”
“啊,什麼?”、“寶堅,汝怎可讓主公陷於險境?”、“寶堅,須知那公孫瓚沒安好心”……
徐宣的話音剛落,其餘眾人便又開始七嘴八舌起來,隻不過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從公孫瓚的身上轉到了徐宣的身上,雖然沒有抨擊,雖然沒有說難聽的話,但是一個個皆是表明了反對徐宣之意,隻有周瑜一人沒有話,略有所悟地思索著
劉備揮了揮手道:“諸位且住,聽寶堅細說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