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算計李儒(1 / 3)

;

第二百四十一章算計李儒

董卓來到書房,發現李儒正一臉焦急地不停向門外張望,看到自己來來到,臉上立即轉為一片喜悅之色,並且急忙站起身來,向門口迎來。董卓更是確定李儒是得到什麼重要情報,這才不顧時間地向自己回報,於是便不等李儒張口,先開口問道:“文俊如此深夜來到,莫非是掌握了朝中某一要臣之不軌行為?”

李儒微微一愣,隨即便深一鞠躬,說道:“恩相真神人也,竟然連小婿來意都猜得如此絲毫不差。”

董卓哈哈大笑著走進門來,說道:“莫拍馬屁,汝既然敢在這個時間來郿塢,若非有重要緊急之事,安敢如此,快說,究竟是哪一位大臣要謀害孤,是三公還是九卿,還是皇上身邊的那些殘人?”

李儒搖了搖頭道:“回恩相,都不是。”

“都不是?”董卓聞言一愣,腳下也是一聽,轉過身來,注視著李儒,問道,“莫非是孤身邊之人不成?莫非是奉先?”

李儒又是搖了搖頭道:“非也,此人與小婿身份相當,握五萬雄兵,為恩相鎮守扶風。”

“牛輔?”董卓真是大驚失色,一臉的不可思議,急聲問道,“文俊,此事可真,牛輔追隨孤日久,一直忠心耿耿,何況孤待之不薄,其如何肯背叛於孤也?莫非汝已經搜集到什麼真憑實據不成?”

李儒一臉嚴肅地點了點頭,從懷中將那封書信掏出來,說道:“回恩相,城外巡邏軍士抓了一名可疑之人,此人乃幽州人氏,奉劉備之命給牛輔送一封書信。小婿已經在宮內與劉備往日奏折對比,信中正是出自劉備之手,而且,那人備受嚴刑拷打,隻說什麼都不知道,小婿深感事關重大,這才深夜向恩相回報此事,請恩相定奪。”

董卓將書信仔細看了一遍,勃然變色,但是卻沒有即時發怒,畢竟此事與牛輔有關聯,若是換成朝中別的大臣,隻怕董卓早就先將李儒訓斥一通,一點小事也向他彙回報,然後再讓李儒將之抓進牢中,嚴刑拷打。但,牛輔卻是不同,他追隨董卓二十多年,對董卓可謂是忠心耿耿,從來沒有顯露出過絲毫叛意,加之又有翁婿的關係,董卓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單憑這封書信相信牛輔會背叛於他,何況牛輔手下有五萬精兵,一旦謀反起來,可不是小事。

董卓沉吟了一下,問道:“此事還有誰人知道?”

李儒一聽,便知道董卓不相信牛輔謀反之事,於是便道:“隻有恩相與小婿知道,恩相,此事關聯甚大,一旦為真,以三輔之地絕難對抗劉備,恩相唯有退守西涼,但也是絕無法持久與劉備抗衡也。”

董卓一臉沉重地搖了搖頭道:“若是旁人,孤或許還信,但若說是牛輔,孤實在不能相信,文俊安知此事不是劉備之借刀殺人之計哉?”

李儒道:“恩相,小婿也曾經想到過此節,恩相手下大將之中,真正讓劉備忌憚的,乃是溫侯也,牛輔之名向不為關東諸侯所知。如果劉備施展借刀殺人之計,當先除掉溫侯或者小婿,如何會用在一個並不為他們所知之牛輔身上也?”

董卓點了點頭道:“此言倒也合理,隻是,文俊,此事事關重大,若無十足把握,絕對不可妄下斷語,否則將自斷臂膀也。”

李儒道:“恩相,這段時間以來,朝中大臣多有不畏死而反抗恩相者,卻無一成功,究其原因,乃是皆個人作為,無以造成兵亂也。是以,他們唯有拉攏恩相手下握有重兵之大將,以兵起之,方能起大亂,其才可從中取事也。”

董卓再次沉吟了一下,問道:“文俊說那人尚在牢中,不知是生是死?”

李儒道:“已經奄奄一息,小婿已經停止用刑。”

“走,孤隨汝前去看看。”想來想去,董卓還是不能放心。

來到大牢之中,讓李儒大跌眼鏡的是,那個人竟然死了,如此一來,除了這封信之外,再也沒有可讓董卓相信的證據了。

董卓圍著那個人的屍體轉了幾圈,又四下看看刑具,一臉狐疑道:“文俊,莫非就是此人乎?”

李儒急忙回道:“正是,剛才小婿離開之時,此人還活著,不想這一會兒功夫就咽了氣。”

“噢”,了一聲,董卓有點心不在焉,又朝屍體上看了一眼,淡淡道:“文俊,隨孤回郿塢。”

李儒應了一聲,心下忐忑地跟著董卓再次回到郿塢,依然還是董卓的書房。

到了書房之後,董卓隻是對李儒吩咐了一件事情,便讓他回去了,這件事情就是嚴密探查牛輔的舉動,旦有什麼異動,立即向他回報。

但是,三天之後,李儒又向董卓來回報了,回報的結果讓董卓震驚不已,牛輔正在扶風郡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