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陰謀兗州(2 / 3)

糜竺一邊擦眼淚一邊繼續道:“正是,還望王爺看在徐州無數無辜百姓之情份上,能夠出兵相助,竺代表徐州百姓給王爺下跪也。”

說完之後,糜竺還真的從席上站起,走到劉備跟前,“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糜竺這一跪下,糜芳也跟著跪下道:“請主公看在徐州百姓之情份上,出兵相助。”

劉備也是慌忙從席上站起,將糜竺和糜芳從地上扶起,歎道:“子仲不須如此多禮,即使子仲不來,孤一旦知道曹孟德做下如此罪大惡極之事,豈能坐視不理,子仲且稍待,孤這便點齊兵馬,同子仲同赴徐州。”

糜竺大喜,沒想到劉備這麼爽快就答應了,急忙又是一拱手道:“王爺且請放心,對於貴軍所有開支,包括糧草、軍餉和撫恤金等等,全由徐州方來出,並且一旦徐州之危解除,對於王爺之恩德,我家主公另外還有重謝。”

劉備故意哈哈大笑兩聲,然後故意裝作拂然不悅道:“子仲也太孤也,孤之所以答應馳援徐州,乃是因曹孟德之凶殘不堪,乃是大義所致,是為那徐州千千萬無辜之百姓,豈是為如所言之種種好處而去,在孤之眼中金也難比上燕軍將士之性命也。”

糜竺不禁臉有慚色,對劉備深鞠一躬道:“竺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望王爺不要見怪。”

“哪裏哪裏,孤豈能如此氣,隻不過表明一下孤之意而已。”劉備一把將糜竺扶起,輕笑道,“子仲遠來幽州,一路車馬勞頓,孤已經略備薄酒,為子仲接風,也為汝兄弟二人今日重逢喜慶一下。子仲,汝兄弟繼續敘舊,孤先去安排一下。”

劉備走後,糜家兄弟重新落座,糜竺不禁感慨道:“久聞燕王仁義之名滿天下,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足見傳言不虛,如此則徐州百姓有救也。”

看到大哥對劉備也是如此推崇,糜芳趁機道:“既然大哥如此推崇王爺,不如和弟一樣,投靠在王爺帳下,也不枉大哥一身才學。”

糜竺再傻也看出來糜芳一直在幫著劉備勸說自己,他豈能輕易就轉而投靠在劉備麾下,如此必被其看輕也,於是便輕輕搖了搖頭道:“子方,為兄豈能不知燕王乃是天下少找之明主也,更明白良臣擇主而事之道理,隻是府君大人對為兄有知遇之恩,為兄尚不能報,府君大人在世一日,為兄豈能背而另投他人。若是他日府君大人不在,為兄一定認燕王為主,與子方共事之。”

糜芳不以為然道:“大哥何必如此固執,陶謙身體多病,命不久矣,一旦陶謙身死,大哥豈非便是自由之身也,此早一天晚一天而已。而且,陶謙二子均不成氣候,不如讓王爺接掌徐州,唯有這樣,才能造福於徐州一方百姓。”

糜竺輕輕點頭道:“此言雖說不差,徐州落入燕王手中總好過落在陶商或者陶應手上。不過,即使燕王接掌徐州,然而咱們糜家想要恢複以前之榮耀卻是難也。”

糜芳奇怪道:“大哥此言是什麼意思?”

糜竺輕輕一歎道:“為兄現在徐州擔任別駕一職,可謂位高權重,而且府君大人對為兄幾乎是言聽計從,這才使得糜家在徐州之地位赫然。而燕王手下卻是能人無數,才智遠勝為兄也不知多少,為兄在其中隻不過米粒之光,即便投奔燕王帳下,又怎會像以前一樣再受器重?”

糜芳恍然大悟,原來兄長擔心的是這個,不過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還真不好辦,畢竟以糜竺的能力來講,跟郭嘉、賈詡、陳宮、徐宣等人確是差得太遠,就算是與田豫、陳琳、華歆、陳群等人相比,也是多有不如。

忽然間,糜芳腦中靈光一閃,還真讓他想出一個辦法,急忙對糜竺道:“大哥,方才弟想出一個辦法,可使糜家之地位更加然於從前。”

糜芳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文不成武不就,胸中並沒有什麼大的本領,連自己都想不出辦法的難題,糜芳豈能有什麼好辦法,但見他說的認真,不覺問道:“二弟想出何妙策也,可說於為兄聽聽。”

糜芳眼睛一眨,詭異地笑了笑道:“其實辦法很好辦,就是妹。”

糜竺明白了糜芳的意思,就是將妹糜環給劉備,這樣糜竺和糜芳二人便成了劉備的大舅哥,日後隨著劉備身份的提高,二人的身份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而且更會成為劉備的親信,這個確實是個好辦法,幾乎沒有任何損失,還掛靠了一棵大樹。

糜竺畢竟心疼自己看著長大的妹妹,有些猶豫道:“為兄早聽說燕王府中妻妾成群,而且個個都是絕代佳人,妹嫁過去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