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袞州生變(2 / 2)

這件事情與之數年前的黃巾之亂有牽連,便是袞州突然出現了黃巾餘孽數萬,頭目不等,到處劫掠良民與財物,隻是十幾天的時間,袞州黃巾之亂便展到了三十多萬之眾,勢力遍布陳留國、濟陰郡、泰山郡、濟北國等地,聲勢浩大,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便傳到了長安董卓的耳中。

董卓大驚,問計於李儒,李儒道:“長安距袞州甚遠,太師如若派兵,恐怕路上會為其他諸侯算計,為今之計,太師可以天子名義,命令袞州牧劉岱率軍就地征討。”董卓大喜,於是便按照李儒的辦法,下旨命袞州牧劉岱起兵討伐黃巾。

且說,劉岱接到聖旨,雖然明知是董卓暗中搗鬼,但畢竟是以聖旨名義下的,加之他本就是袞州牧,若是任由黃巾肆虐而無動於衷,隻怕天下諸侯皆會瞧不起他,是以劉岱不得不從。劉岱手下共有軍隊十萬,雖然久經戰陣,但是要同數倍於自己的黃巾軍作戰,劉岱心中沒有一絲的把握,但這一仗又不能不打。

接到聖旨的第五天,劉岱便起軍八萬討伐黃巾,奈何糧草不夠,便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劉岱素來與橋瑁交惡,劉岱雖是袞州牧,但東郡太守喬瑁和山陽太守袁遺對之是陽奉陰違,並不奉他的號令。二人關係既然早就交惡,是以喬瑁便推辭不給,劉岱大怒,引軍突然殺入喬瑁軍營,趁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得軍五萬,錢糧更是無數。

於是,劉岱便率領大軍共計十三萬,同黃巾軍戰於商邱。黃巾軍領之一並非旁人,乃是曆史上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袞州黃巾之所以能夠展到如此的聲勢,卻是和樂進的能力是分不開的。

說起來,還有一段緣由,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不但武藝了得,還頗有謀略。昔日,張角起兵的時候,曾經招攬過此人,然而樂進卻不願為賊,委婉拒絕了。後來,張角兵敗,樂進心歎幸好沒有答應張角。曹操起兵響應劉備,討伐董卓的時候,樂進本來打算投靠曹操,正巧趕上家中有事,便耽誤了。

樂進雖然是陽平郡衛國人,但是在年幼之時,隨父母逃荒遷移到了袞州,定居在了陳留國濟陽縣。樂進少年時期,曾經得名師傳授,一身武功甚是了得,長大之後更是在濟陽縣行俠仗義,遠近有名。

一年前,濟陽縣換了一個縣令,名叫胡歆,此人並不是什麼好人,花了錢才買了這個縣令。胡歆上任之後,自然是要想方設法先將自己買官的錢掙回來,於是便到處搜刮,更是提高濟陽縣的賦稅,惹得老百姓埋怨不已。

樂進最恨的就是貪官汙吏,是以便明著暗著領著老百姓與之作對,胡歆常將之恨得牙癢癢的,奈何樂進的武功極高,胡歆曾派人幾次暗算於他,都沒有成功,加之樂進父母早就染疾身亡,胡歆倒也沒有什麼對付他的辦法。

後來,偶然一次機會,樂進見到了胡歆的二女兒胡悅,當即便驚為天人。恰巧,那天胡悅到德陽觀上香之後,在回家的路上,被幾個歹人劫了下來,隨同胡悅上香的那些家丁平日裏凶狠霸道,但在這些歹人跟前卻是不堪一擊。

說來也巧,樂進在德陽觀見到了胡悅之後,便神魂顛倒,竟然陰差陽錯地跟在胡悅的轎子後麵,想弄清楚胡悅究竟是哪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卻不想,竟然看到歹人欲劫持胡悅之事。接下來的事情沒有任何的懸疑,樂進當然不會讓自己驚若天人的仙子受到歹人的傷害,立即出麵將這幾個歹人打跑,將胡悅救了下來。

胡歆是個貪官,不是個好人,卻不代表胡悅不是好人,相反,胡悅不但人長得美貌,心底更是善良,她知道父親平素欺壓良民,搜刮貪婪,幾乎是無惡不作,常加以規勸,卻不被胡歆所聽,後來胡悅便偷偷從府中偷些東西出來,變賣成錢糧,周濟窮人。在胡歆的盤剝下,濟陽縣的窮人不知有多少,胡悅所為隻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不過卻證明了其與其父之不同也。

胡悅自然先問樂進的名字,得知之後,心中暗驚。胡悅雖然極少出府,但對樂進的名字和事跡卻並不陌生,她常在家裏聽其父胡歆咬牙切齒地喊樂進的名字,因此她便刻意從母親以及管家處打探了不少樂進的俠義行為,芳心深處早就是欽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