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聞言,頗有為難之色,說道:“先生,這前兩條倒也好辦,隻是,這第三條就有些難辦。冀州有難,袁紹兵強,劉備和劉岱因何助我?”
荀爽輕輕一歎道:“冀州乃是富庶之地,天下諸侯無不想將之占為己有,明公雖有守成之才,卻無稱霸之心。即便沒有袁紹北上,日後定然也會有劉岱北上或者劉備南下,因此,此事無論結果如何,冀州將不複為明公所有。眼下明公需要考慮的是,以冀州牧之名將冀州交到何人手中,這個人必須是胸襟寬廣之明主,方可使得明公無性命之危,能夠頤養天年。”
韓馥聞言心中大震,他苦心經營冀州多年,方使百姓生活富足,卻不想今日竟然為他人做了嫁衣。荀爽也覺得此事對韓馥的打擊太大,又道:“明公,當今天下形勢,董卓挾天子偏居長安,中原便成了無主之地,劉備、袁紹、劉岱、袁術等人,無一不是當世梟雄,自然會紛爭湧搶,明公沒有爭霸天下之誌,在這種情況下,隻能是退出保身方為上策。眼下隻是眾諸侯中原爭霸之始,明公退出方不算晚,否則的話,一旦紛爭湧起,明公便是想退也退不得,一旦失敗,全家皆亡。”
韓馥這才心下好受一些,點了點頭道:“馥心中並無大誌,原本隻想讓境內百姓過上富足生活,卻不想因為一己無能引來餓狼環顧,使得冀州百姓淪落於戰火之中,罷罷罷,既然如此,冀州讓出去也罷,隻是不知該讓於何人?”
荀爽微一沉吟道:“不知明公以為燕王劉備如何?”
韓馥微微一驚,隨即便搖了搖頭道:“先生有所不知,昔日十四路諸侯討伐董卓之事,燕王劉備與袁紹為爭奪盟主之位而反目,馥因為祖上是袁氏舊臣,便支持袁紹為盟主,處處與劉備作對,若是被他得了冀州,豈能容我?”
荀爽搖了搖頭道:“明公錯矣,但凡有天下之誌者,心胸皆為寬闊之人,劉備便為此類人。而且,劉備既有爭霸中原之誌,又豈能僅僅滿足於占據一個幽州,日後必然會揮軍南下,冀州便是其必取之地也。與其待到劉備率軍來攻,倒不如明公主動將冀州相讓,如此一來,劉備出兵也就有了借口,其自然會感念明公此舉,而會善待明公一家。再者,爽聽聞燕王劉備好色,而冀州正有一大戶甄家,素與明公交厚,其有一女名曰甄薑,有天姿國色之美,明公若是將之收為義女,許配給劉備,結下兒女親家,劉備縱然欲對明公不利,有此關係束縛,也絕不敢妄動也。”
河北甄家,乃是中原首富之家,其名下生意幾乎遍布幽州、冀州、青州、並州、豫州、徐州、司州與袞州,韓馥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坐穩冀州牧的寶座,自是與甄家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韓馥早年便與甄家之主甄逸交情非淺,兩家來往頻繁,後來韓馥成為冀州牧,甄家也從豫州搬到了冀州,在信都定居下來。一年前,甄逸因病去世,韓馥為了避嫌,這才極少去甄家,卻也常派人過府問候。
韓馥想了想道:“也好,馥馬上趕往甄家一趟,還請先生持州牧令通告荀諶通敵之事,再領張合、高覽二位將軍率軍五萬南下抗敵,不求取勝,隻求擋住袁軍的步伐,等候各處援軍來到。”
甄逸已經去世,甄家的家主自然是甄夫人,也就是甄逸之妻趙氏。趙氏聽了韓馥之言,沒有直接回應,而是沉思了片刻,最後終是點了點頭道:“大人,薑兒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女孩子嗎,嫁給誰都是嫁,何況對方是當今王爺,又手握重兵呢,此門婚事未亡人替先夫做主了,不過,未亡人有一個問題和條件。”
韓馥見甄夫人有答應的意思,心中大喜,急忙問道:“是何問題,是何條件,夫人請講,但凡馥力所能及,定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