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董卓又命人將磕飛典韋那足以取其性命的小戟的武將喊來,賞千金,封為威武將軍,此人便是張遼。見識了諸侯聯軍的厲害,董卓心生害怕,尤其是現在是劉備與袁紹兩路並進,一旦箕關或者虎牢關有一處失守,不但他的數十萬大軍將陷入進退維穀之境,洛陽城再也不會在他的掌控之中。
封賞了呂布與張遼之後,董卓便喊來李儒,商議如何對付諸侯聯軍。李儒道:“恩相,敵軍勢大,非但有劉備、趙雲如此猛將,可敵溫侯,而且顏良、文醜、典韋、許褚等人也是勇猛異常,我軍不可力敵,隻能堅守虎牢關、箕關。諸侯聯軍雖然人數眾多,然而卻是眾心不齊,眾諸侯各藏私心,尤其是劉備與袁紹為爭盟主之位已然翻臉,恩相趁機施展反間計,再者,敵軍每日所耗糧草甚多,若是諸侯聯軍久戰無功,則不出一月,必然糧盡退兵。”董卓大喜,拍著李儒的肩膀道:“文俊真是吾之子房也,本相文有文俊,武有奉先,何懼那十四路諸侯。”
於是,如曆史上一般,董卓派人給孫堅提親,欲以孫女董白許配給孫堅之子孫策,卻被孫堅一陣痛罵回去,李儒的反間計宣告破產。
李儒的反間計雖然失敗了,但是堅守城池之計卻是苦了十四路諸侯,任憑他們如何在關外叫罵,箕關與虎牢關的大門都是緊閉著。過了幾日之後,袁紹首先耐不住,命令大軍對箕關發動了強攻,數日下來,便傷亡了兩萬餘人,而箕關依然巍巍聳立。
袁紹心急不明智,劉備卻是不同了,當然不會采取強攻這一自損力量卻又不可能見效的笨法子,他隻是輪流派顏良四將到城外挑戰。其間,劉岱、橋瑁與公孫瓚也曾勸過劉備進行強攻,卻被劉備耐心地為其分析其中利弊,將之勸了回去。
如此又過了十日,箕關城下的死屍越來越多,關上守軍的傷亡也漸漸高了起來,但是,箕關的防守依然是無懈可擊,十幾天的攻城,從來沒有一個聯軍士兵踏上過箕關的城頭,全都是在雲梯上就被輕鬆搞定,送入地獄之中。
這一天,讓華雄等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聯軍突然不再攻城了,於是華雄便派出細作前往打探聯軍的動向。一個多時辰,細作回來報告說是諸侯聯軍正在集結,似乎是想從這裏撤離。華雄暗覺奇怪,雖然十多天來盟軍的傷亡足有三四萬,但其元氣仍在,即便他們不再繼續攻城,也絕對不會就此撤退的,畢竟虎牢關並非什麼大關,如果數十萬大軍齊聚虎牢關前,那裏也容不下這麼多的軍隊,他們更不會將全部軍隊陷入箕關與虎牢關大軍的兩麵夾攻之下。
陰謀,一定是陰謀,華雄召集李肅、李榷和郭汜三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隻是,究竟聯軍在搞什麼陰謀,誰也說不上來,隻能是跟軍聯軍的下一步動作來判斷其有可能采用什麼陰謀。
到了第二天一早,細作回來報告,說是諸侯聯軍已經開始撤退,撤退的方向是向南。
華雄聽後,納悶不已,忙令其再探,隨後召李傕、郭汜、李肅三人前來商議,大家均是猜不透,雖然袁紹率領的聯軍攻城沒有效果,反而損兵數萬,然而其實力仍在,這樣無故退兵必有原因,而且退兵的方向並不是向虎牢關方向,這其中必有有蹊蹺。思量良久,李肅忽然靈光一閃,連忙展開地圖,大聲驚叫一聲:“哎呀,澠池,敵軍必定是想繞道澠池,偷襲洛陽。”
三人一聽,仔細一想,感覺十分有可能,華雄沉思道:“澠池城隻有守軍三千,如何抵擋的住這袁紹的二十多萬大軍,而且一旦澠池城失手,不但洛陽城暴露在諸侯聯軍之前,而且我軍糧草也會被切斷,使得箕關和虎牢關腹背受敵,我們的二十幾萬大軍將會坐以待斃。”看來華雄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腦袋還是挺管用的,隻是命太短,不然日後說不定也會是一員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