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聽得曹操之言,頓時一臉恨樣,牙咬的咯吱咯吱響,怒聲道:“董卓老賊,竟然殺害我叔父全家,我母親和我叔父盡皆遭到董賊的毒手。此仇不報,我袁紹誓不為人,諸公可為作證,非是董卓死便是我袁紹亡。”
原來,韓猛率領三百死士星夜趕到洛陽,豈不料剛剛進入洛陽,便已經聽說老太傅袁槐一家百餘口盡數被董卓殺害,理由就是袁紹、袁術兄弟參與關東叛軍,與朝廷作對,袁槐則暗中與關東叛軍勾結,以為內應。韓猛無奈,隻得趁著晚上將袁槐與袁紹之母的屍首偷偷抬走,匆忙趕回渤海郡。
聽了袁紹的描述,眾人皆罵董卓。張邈勸道:“人死不能複生,本初兄尚請節哀,董賊不但是本初兄之仇人,更是天下人之仇人,我等聚兵於此正是為了天下蒼生討伐董卓,以順天意。隻要我等能夠齊心協力,本初兄不日便可得報大仇,更為天下除一國賊。”
眾人皆稱是。
袁紹又道:“紹啟程之時,已經以盟主身份命令冀州韓州牧、豫州孔州牧、徐州陶州牧、河內王太守以及吾弟袁公路、袁伯業即可來酸棗會盟,估計眾人今日即可到達。眼下我等還是趕緊商議進軍之策,以期能夠早日攻入洛陽,殺董卓為我叔父、母親報仇。”
“這個……”除了劉備之外,誰都沒想到袁紹會弄出這麼一出戲,他竟然以盟主的身份命令這幾路沒有前來酸棗會盟的諸侯來此。而且,眾人都知道劉備與袁紹已有過節,袁紹此舉必是不服劉備當了盟主,欲與之爭一爭。
袁紹當然明白眾人臉上的為難是為何,且見無人替劉備說話,心中暗喜,又道:“怎麼,我等會盟在此便是為了攻打洛陽,誅殺國賊董卓,莫非諸公還有什麼顧慮不成,紹雖不才,為國除奸,在所不辭。”
“咳咳。”聽著袁紹越來越把自己當成盟主了,袞州牧劉岱終於忍不住開口道,“本初能有此心,自是可嘉,然,我等會盟已有月餘,已然推選燕王為義軍盟主,本初雖然未至,燕王仍不忘之,封本初為副盟主,而且還派人傳信給本初,難道本初沒有收到?”
袁紹當然收到了,不過這個時候他也隻能裝迷糊,問道:“竟有這事,紹不知耳,紹更是沒有收到燕王之信,不知那信交給了何人?”
劉備心中冷笑,表麵上卻是古井無波,說道:“據送人之信講,信交給了許攸。”
袁紹搖了搖頭道:“紹來之前還曾與子遠商議出兵之事,並未聽他言及信函之事,嗯,待到會盟結束,紹定要好好問一問。”
公孫瓚道:“既然副盟主也已經到了,不如咱們便商議進軍之事,諸公以為如何?”
袁術冷笑一聲道:“伯珪此言差矣,先前選舉盟主,乃諸路諸侯所來不全,眼下應詔起兵諸侯即將全部來到,這盟主之職自應該重新推選,如此才能讓一眾諸侯上下號令一致,一戰可定天下。”
劉岱也是漢室宗親,自然偏向於劉備,當即便反對道:“公路此言差矣,盟主既然已經選定,豈有更換之理,否則的話,我等與董賊又有何異?再者,燕王功高於天下,威震天下,若是其為盟主,不戰便已使董卓老賊膽寒也,是以岱以為,盟主不可更換,還是燕王。”
劉岱言畢,曹操等人皆是點頭稱是,但是袁紹帶來的這幾個人卻是不同意,陶謙道:“當日選舉盟主之時,我等皆不在場,豈能算數?既然今日諸公皆在,盟主自然須得另選,如此方可使得眾人心服也。”
劉備“哼”了一聲道:“莫非隻有袁本初做了盟主,才能讓諸公心服不成?”
袁遺“嘿嘿”笑道:“非也,盟主者,眾人心服也,若是燕王有此心,何懼再選呢?”
劉備道:“孤何懼之有,再選又能如何,隻是不知伯業想以何種方式選盟主呢?”
袁遺“嗬嗬”笑道:“遺以為,可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選定盟主,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在路上的時候,袁紹他們幾個便商議了這種選盟主的方式,這一次在酸棗會盟的一共是十四路諸侯,分別是劉備、張邈、曹操、鮑信、劉岱、喬瑁、公孫瓚、韓馥、陶謙、袁紹、袁術、袁遺、孔伷、王匡,其中袁術、袁遺、孔伷、王匡、韓馥與陶謙是支持袁紹的,加上袁紹是七人,也就是今日方到的諸侯。如果采用投票的方式,除去自己不說,袁紹已經有了保底的六票,而劉備最大的可能也隻是六票,如果曹操那六人中,隻要有一個將票投給袁紹,就意味著劉備將無法成為盟主,即便不然,也會是個五五平局之數,總之是有勝無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