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捉放曹(2 / 2)

任峻,自伯達,後來成為曹操手下一員戰將,隻不過武力不高,謀略不深,在三國曆史上並不太出名,隻不過是因為他對曹操極為忠心,更是在曹操剛剛招兵買馬,還沒有走到會盟地點酸棗的時候,任峻拉起了一支隊伍,來了個雪中送炭,使得他日後備受曹操重用。

當時董卓下的緝拿榜文,是說曹操欲行刺於他,當然,這不是真的。但是,在中牟任主簿的任峻卻不知這是董卓抓捕曹操的借口,以為曹操是刺殺董卓的英雄,更為曹操沒有成功而扼腕痛惜。

如此一來,就在曹操為自己的命運唏噓不已,準備打死也不承認自己是曹操,然後在被押送到洛陽的路上伺機逃走的時候。主簿任峻在仔細觀察了一陣曹操的長相之後,心中一動,便在縣令楊原的耳邊嘀咕了幾句。縣令楊原似是一愣,朝著曹操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吩咐獄卒:“且把皇甫岩暫且收監,明日再審。”皇甫岩是曹操被抓之後胡編的一個名字。

到了夜間,有一個官員來到牢裏提取“皇甫岩”,曹操以為又要過堂,卻不想他竟被帶到了縣衙後院的一間偏靜房中。到了之後,主簿任峻屏退左右,忽然喊了一聲:“曹操。”

對於這種突然喊他的名字,使得他本能地答應的試探,曹操早就有所提防,當下便笑著問道:“誰是曹操?”

任峻也笑了:“曹公不必隱瞞,下官卻是認得你。”於是,任峻說出了一段往事。

原來,任峻當年去京都洛陽求官時,知道有個叫做曹操的洛陽北部尉,在官署門口懸掛了十餘根五色大棒,凡有違法犯科者一律用五色大棒打死。任峻覺得很新鮮,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畢竟洛陽城中到處都是達官貴人,哪一位都不好惹,便親自去旁觀這位洛陽北部尉的審案,恰恰目睹了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被曹操棒殺的過程。任峻自然是拍手稱快,由衷讚歎,從此記住了曹操的大名,更是將曹操的麵容深深記在心中。後來,曹操又參與平黃巾,誅閹豎,功勞和名氣也越來越大,不久前,卻因為曹操追隨董卓而讓任峻感到了困惑與遺憾,而三日前到來的關於捉拿“欲行刺董丞相之佞徒曹操”的榜文,一下子掃清了任峻心中的所有陰霾,使得任峻再次對曹操肅然起敬,於是便決定將曹操放走。

不過,任峻雖然想放曹操,必須征得縣令的同意才行,畢竟他隻是主簿。恰好,縣令楊原也對董卓不滿,可他是膽小怕事之人,不想因此丟了官,或者是丟了性命,心情十分矛盾。於是,任峻便曉以大義,指明前途利害,楊原這才答應,以“糊塗捉來糊塗放”,將所謂的不法商人皇甫岩逐出中牟縣境,當然,具體的釋放過程自然是主簿任峻來具體策劃與執行了。

放走了曹操之後,任峻不像《三國演義》中陳宮那樣,棄官追隨曹操而去,而是在送走曹操之後,暗地裏招兵買馬,一個月後,在曹操率軍參加酸棗的義軍會盟的時候,投到了曹操的麾下。

捉放曹的故事發生後一個月,劉備便開始遍發檄文,布達各州各郡,檄文的內容是劉備命陳琳寫的,這位有著大漢第一才子之稱洛陽才子,在何進被殺之後,便被劉備招了過去,並跟隨劉備來到了幽州。檄文的內容為:“孤,燕王劉備,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篡國弑君,穢亂**,殘害生靈,狼慶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廣集義兵,誓欲掃清天下,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匡扶漢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這是第一聲討董呐喊,也是討伐董卓的第一聲號炮。檄文發出之後,陳留太守張邈第一個響應,第二個便是曹操,接著便有騎都尉鮑信、袞州牧劉岱、河東太守王匡、豫州牧孔伷、東郡太守橋瑁、廣陵太守公孫瓚、冀州牧韓馥和徐州牧陶謙相繼起兵。荊州牧劉表得知消息,也屯兵襄陽遙相呼應,長沙太守孫堅則率兵北上,過荊州、南陽,直撲洛陽討董。以上兵馬都是在函穀關以東,故人們後來稱之為“關東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