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怕何進改變主意,便半勸半威脅道:“大將軍,如今矛盾已經形成,行動跡象已經顯露,大將軍還想等待什麼,而不早作決斷?事情拖得太久會發生變化,否則,隻怕竇武被害的慘劇就要重演。”何進這才下定決心,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有不經請示就逮捕或處死罪犯的權力,又任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將司隸地區的局勢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袁紹命屬下去偵察宦官動靜,又催促董卓等人,讓他們派驛使緊急上奏,在奏章上聲稱要進軍到平樂觀。於是何太後大為恐懼,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都罷免回家,隻留下一些何進所親信的人守在宮中。諸常侍、小黃門都去向何進請罪,表示一切聽從他的處置。何進對他們說:“天下動蕩不定,其禍亂之由皆在於你們,如今董卓馬上就要來了,你們不如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去。”袁紹勸何進乘此機會一網打盡,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進不許,袁紹無奈之下,便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進的名義,要各地逮捕宦官們的親屬。
如此一來,宦官們都感到害怕,極度的危機感使得他們開始密謀對付何進。張讓的養子的媳婦是何太後的妹妹,張讓便向她一番哀求,請她幫忙疏通關係,允許他們再進宮服侍太後。於是,張讓的兒媳便向母親舞陽君說情,舞陽君又入宮向何太後說情,何太後也覺得何進做的有些過,又讓諸常侍全都重新入宮服侍。
消息自然很快傳到了何進和袁紹的耳中,何進自是極為不快,他沒想到何太後竟然跟他唱反調。於是,在袁紹的建議下,何進便再次入宮,奏告何太後,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並將何太後說服。豈不料,張讓等人已經疑心,派人竊聽了何進兄妹的談話。
於是,張讓等人決定馬上對何進下手,然後劫持太後,再將洛陽以及司隸地區的軍權收到手中。張讓親率三十名羽林軍,手持武器,偷偷從側門進去,埋伏在喜德殿門之外,隻等何進出來。
不多久,何進告辭何太後出來,碰到等候他多時的張讓。張讓責問何進道:“何進,天下大亂,也不單是我們宦官之罪。先帝曾經跟太後關係崩裂,幾乎廢黜太後,若非雜家等苦求皇上,各人都獻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方使先帝緩和下來。而且,太後成為貴妃,尊為皇後,哪一次不是雜家等求情,否則的話,哪裏會有你何氏一門今日之榮耀,不想今日你們得了富貴,雜家等還沒有托身於你的門下,你卻想把我們殺死滅族,豈不過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