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二年的時候,廬江郡轄下一共是十個縣,分別是舒縣、龍舒縣、皖縣、湖陵邑、鬆滋縣、潛縣、襄安縣、臨湖縣、樅陽縣、居巢縣。其中舒縣是廬江的治所,其麵積也是廬江十縣中最大的,巢湖的一半皆是歸舒縣所有。
巢湖位處廬江的中部,方圓是長江的五大淡水湖之一。關於巢湖的成因,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巢湖本是陸地,一夜之間陷成湖泊。當地一位焦婆,先知先覺,引導百姓登山避災,人們為了感激她,把巢湖又稱為“焦湖”。實際上,巢湖是斷陷構造湖,湖型狹長,從空中鳥瞰,像一鳥巢,故名“巢湖”。
巢湖地區物產豐富,湖蟹、銀魚、蝦米、珍珠是這裏著名的“水上四珍”。曆史上,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發生在這裏,“商湯放桀於巢湖”,“五子胥過韶關”,“楚霸王烏江自刎”等都是家喻戶曉。
而正是這個巢湖,造就了“劉備”大漢神斷的傳說。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巢湖邊有一個小村名叫落霞村,村子裏的人大都是以打漁為生,村裏有一個姓徐的老太太,是三年前從廣陵郡海西縣避亂遷入此地的,今年五十一歲,膝下有兩個兒子,素來孝順,兩個兒媳婦也是十分賢惠,更有兩個孫兒乖巧,雖然一家人生活不算,卻也是過得和和美美。
隻是有一天,老太太的兩個兒子一起到巢湖打漁失蹤了,老太太一口咬定是村子裏的張大晃謀殺了自己的兒子,便到縣衙門告狀。縣衙門的官吏們都很犯難,對老太太勸道:“巢湖連接長江,經常有風浪,怎麼知道你的兩個兒子不是淹死的?況且就是被人殺死的,如果找不到屍體,依法也不能作為殺人案件來受理。”
恰巧這一天縣尉因為家裏老婆生孩子請假了,於是劉備便親自審理了這樁官司。在聽完了老太太的講述,劉備很是同情,他覺得從這個老太太的臉色來看,確實是有冤仇的樣子,不可不受理這樁案件。
劉備一麵安撫老太太,一麵派顏良帶人暗中進行調查,果然發現老太太所指控的那個叫張大晃的人確實有殺人的動機,也有作案的可能。於是便和老太太約定:“請您耐心等待半個月天,如果半個月天內找不到屍體,劉備甘願為你接受緝捕殺人犯有誤的懲罰。”
老太太那裏肯信,隻道是張大晃給劉備送了銀子,劉備便有意包庇張大晃,不禁失望之極,在兩個兒媳婦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回家去了。
劉備之所以敢向老太太作出這樣的保證,盡管老太太不相信,乃是因為劉備觀察過巢湖的水勢,知道每月的前半月巢湖的水是自西向東流,而到下半月則是自東向西流的,如此半年,每次偏差也隻是兩三天而已。
自從老太太回家之後,劉備每日便讓文醜到巢湖邊觀察水文流動,果然,在第九天的時候,巢湖之水開始從東向西流動,到了第十二天的時候,那個老太太的兩個兒子的屍體果然被湖水送到了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