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劉備(1 / 2)

洛陽東南4o公裏處的緱氏山中。

“不打了,玄德,為兄打不過你。”公孫瓚將槊狠狠插在地上,一個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大喊道,也不知道這是自己第幾次輸在劉備手中了,其實打不過也就打不過了,公孫瓚並非是氣量狹小之人,隻是每一次敗於劉備之手的回合數都是越來越小。

公孫瓚記得第一次自己和劉備過招的時候好像是在三年前,那一年公孫瓚十八歲,劉備十五歲,由於大了劉備三歲,是以無論在身高還是氣力上,公孫瓚都是占了絕對的優勢,盡管如此,兩人的第一次比試仍是以劉備勝公孫瓚敗,不過那一次兩人卻是大戰了二百多回合。

那一次是兩人來到緱氏山師從東漢末年的海內大儒盧植不久的事情,在後來的三年中,兩人一邊跟隨盧植學習孔孟之道和兵法,一邊私下練習武藝,與此相伴的是,三年來兩人的友情也是越來越深。

公孫瓚的武藝是家傳,公孫家在遼西令支縣是貴族,隻是公孫瓚的母親地位卑微,使得公孫瓚隻在遼西郡的太守衙門裏充當一名“書佐”,亦即抄寫員之流。因公孫瓚姿儀雄偉,聲音洪亮,機智善辯,遼西郡太守侯莫很賞識,並將女兒許配給他,由此使得公孫瓚在遼西郡地位大漲。

侯莫看得出公孫瓚乃是成大器之人,於是便介紹他去洛陽南緱氏縣跟隨盧植讀書,也就是在這裏,公孫瓚認識了從涿郡涿縣前來求學的劉備。劉備雖是劉氏宗親,卻因其父早亡而沒落,跟隨母親販賣草鞋為生,生計很是困難。

本來,莫說是不遠千裏投在盧植這樣的海內大儒門下,便是入得私塾劉備之母也是拿不出半月的學費來。然而,劉備同宗中有一個年齡與之相當之人劉德然,其父劉元起善觀人相,知劉備非常人,日後必成大器,是以經常資助與他,待劉備與自己的兒子並無區別。

在劉備十五歲那年,得知與鄭玄齊名的海內大儒盧植竟然也是涿郡涿縣人,心中便起了拜師的念頭。劉元起聞之後,心中大喜,更加堅定了自己對劉備的看法,於是便寫了一封介紹信讓劉備帶著,又給了劉備充足的盤纏和生活費。劉元起雖然家境也是日漸衰落,但畢竟也是漢室宗親,貴為王爺,盧植雖然是名滿海內的大儒卻也不敢不買劉元起的麵子。何況,劉備聰穎異常,常常能舉一反三,根據盧植所講提出一些新鮮怪異的想法,很得盧植喜愛,常常給劉備增加小灶,單獨授課。

曆史上的劉備確實也聰明,但是卻沒有這般聰明,而且劉備的武藝是學自公孫瓚,又如何能勝得過公孫瓚。這一切的原因在於,此劉備非彼劉備,而是薑維穿越而來。當時,薑維因恢複蜀漢之計失敗而自盡,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就這麼稀裏糊塗地成為了剛剛出生的劉備。怪異就怪異在,薑維成為劉備之後,腦中的記憶並沒有失去。

薑維的兵法謀略大多是學自於諸葛亮,盧植雖然也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但是和諸葛亮相比,卻是差了許多,是以薑維常常說出一些讓盧植感覺很新穎卻是十分正確的觀點。至於薑維打敗公孫瓚自然就沒什麼疑念了,薑維的武藝在三國後期堪稱第一,即便是拿來和三國前期的關羽張飛相比,也是差不了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