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黃巾亂
(PS:黃巾之亂指的是中國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較大形的分別有兩次,發生在184年由張角等人領導的黃巾軍叛亂,及發生在188年較分散、難以討伐的民變。而有關羽劉備參加的那次是188年的黃巾起義,書生在這裏給不知道的讀者掃下盲,由於劇情的需要,我以將二次起義放到了190年,大大們就將就著看吧,別說我的時間弄錯了。)
時光如梭,轉眼,劉浩已經在解良學習了六個年頭,期間郭嘉在十歲之時家中老母病故,回到家鄉穎川守孝。而田豐也在向劉浩傾囊向授後,於前年回到巨鹿隱居了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劉浩才發現了田豐知識的淵博,小到雜學,大到兵法,無所不知,看來這三國智者確實不能小覷。而本來該在184年夏季發生的黃襟起義,卻由於劉浩的到來推遲到了冬季。
此時的東漢朝廷地方政令混亂不堪,農民生活困苦。有見及此,張角、張梁、張寶兄弟三人,用法術、咒語到處為人醫病,許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後,都不藥而愈,張角被百姓奉為活神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來愈多,甚至高達數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大州,幾乎占了全國的四分之三。張角在民間活動十多年,有三、四十萬人加入,張角見信徒漸多,便創建了“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稱“大賢良師”,他把勢力範圍分三十六區,稱為“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個領袖,全由張角控製,反抗漢室之聲日盛,不過信眾中不乏豪強、官員、宦官等,所以漢室並未多加理會。大戰一觸即發,東漢朝廷卻是毫無準備。
長安,早朝後,朱雋府。朱雋邀請了老友皇甫嵩相聚。“義真,不知你如何看這太平道?”“恩,以老夫看來,亡漢者必不是他,然,漢卻必因其而亡也。”皇甫嵩輕聲歎息,“如若老夫再年輕十歲,想要亡我大漢,哼!門都沒有!”“是啊,誰讓我們老了呢?當今天下,看似平靜,實則風起雲湧,當今陛下寵信宦官,離吾等忠臣遠矣!然,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何況吾等忠臣乎。漢要亡,就讓我們陪他走完這路,盡了這忠吧。”朱雋也是連連歎氣,此時的大漢王朝就向將倒的駱駝,隻差推dao他的那一根稻草了。
終於,184年秋,大規模蝗災爆發,瞬間席卷青、徐、兗、豫四州,就連富庶的冀,揚兩州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登時,本就賦稅過重的百姓,在這蝗災之中沒了糧食,變為災民,天下大亂。
張角見時機已然成熟,於是相約信眾在10月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跟據五德終始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征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麵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麵派馬元義到洛陽勾結宦官,想要裏應外合。妄圖一舉奪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