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也不理我的回答,徑直的走了,遠處再此傳來《大風歌》。
此時的劉浩再次楞住了心中滿是疑惑,本對迷信的東西並不相信的他,此時也不由的心中一陣翻騰:我竟然得到了許家的支持,是該想想我來三國的目的了.......
風又吹起,平靜的中原,亂世正在醞釀,和平,快要結束了。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說實在的,劉浩起初想來三國,不過就是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看多了,而想到此旅遊一翻,但是他卻忘了這可是亂世。雖然說亂世出英雄,英雄出亂世,人家能出來,必定就有一翻出現的道理,至少不會在還未出名前就掛掉,因為出名前就掛掉了的,後人也就會遺忘,把他們當了垃圾處理,至多也就是英雄身邊的陪襯。舉個例子,遠的不說,就說說這三國吧,三英戰呂布時,就那河內方悅,還有潘鳳,本來武力不弱,但是在後世卻被人認定是垃圾。這怪什麼?還不是他們的運氣不好,遇上了那變態呂布,搞的身首異處不說,到了後世,更被人評為了垃圾。而現在的劉浩,在有了法正和許諸的情況下也開始思考起來,到底是就此隱居,還是到一定歲數就揭杆而起。選前一種方法的話,最多被後世遺忘,但是生命安全有許諸保證,絕對沒什麼問題。選後一種的話,卻是又有兩種結果,一個就是在爭霸中不幸失敗,最後身敗名裂;另一種結果就是一統天下,惟我獨尊。
帶著這兩種選擇的想法,劉浩一想就是3年。終於在他5歲之時作出了決定。
春去冬來,三過寒暑過去了。
此時的劉浩已經有了5歲,而且憑借著前世高2的知識和法真的敦敦教導,四歲能背論語,五歲可作辭賦,他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神童,而法正也漸漸顯露出他過人的天賦,開始研讀起了兵書。由於某些原因,讓眾人隻知劉浩文才出眾,卻對他會武藝的事情鮮為人知的。對於此事劉浩也不刻意提起,以至後來各大勢力對他調查時都將他的武藝情況給忽略掉了,直到後來對曹操作戰時,劉浩憑借武力連斬曹將三十二員,這才使各大勢力發現:原來這小子文武雙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