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1 / 3)

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禪分別接見了孟建、龐德、殷壽、鄂煥,以及一些汝南士族代表。

其中跟孟建龐德,那更是抵足而眠,整晚暢談。

一夜之後,劉禪與這二人的關係都近了不少。

收買人心,不外如是。

在離開前,劉禪還深入基層,了解基層百姓需要,並且發糧發錢,狠狠的操作了一波,在輿論宣傳之下,劉禪的形象,簡直要成聖人了。

這走在路上,都要閃閃發光起來了。

在講武堂授課,劉禪親自為在前番攻城略地講武堂學生授劍畢業,並大加賞賜。

獲得士子人心,並且激勵這些人為劉禪拚死效命。

之後,便是頒布一係列的政令。

重建汝南!

首先要與民休息,輕徭薄賦。

讓老百姓緩一緩,恢複農業耕種,隻有糧食充足,民心才會安定。

同時鎮守汝南的軍卒,要實行屯田製,戰時為兵,閑時為農。

當然,戰兵屯田,自然也是要給好處的。

譬如說幫其成家。

畢竟汝南大戰多日,汝南男人死了一茬又一茬,不知道多少婦女成了寡婦。

對於這種人口浪費的情況,劉禪自然不會應允了。

然後要鼓勵生育。

因為戰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傷亡,人口急劇減少,所以需要加以補充。

戰後不要有大的工程,要讓人力物力財力都恢複一陣子。

便是汝南剩下的城池,也以攻心為主,攻城為輔,圍城為主。

魏軍主力離去,其留在城中的魏軍,早就人心惶惶了,加上各城中的汝南人,可不會當魏國的死忠。

拿下這些城池,不需要動用太多兵卒,隻是需要多耗費些時間罷了。

最後,便是要整頓秩序,防止疫病了。

大戰之後,有許多原本的良家百姓,都被逼得落草為寇。

這些原本的良家子,能招撫,自然是要好生招撫的了。

若是不聽招撫,那也不必跟這些人客氣。

直接發兵討之!

山匪不除,要想恢複汝南生氣,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疫病,便更需要預防了。

瘟疫,民皆疾也。

自古以來,傳染病就是中國曆朝曆代頭疼不已的災難,大疫接大災,很容易造成社會動蕩,民眾逃亡,最終王朝覆滅。

瘟疫,先秦時期隻發生過6次疫情,西漢有10次。

到了東漢時期,疫病越來越猖獗,不僅流行的次數迅速增加,間隔的時間也變短。

從公元25年東漢建國至220年東漢滅亡,在這195年間就發生了22次大規模流行的疫病,南方地區特別是荊州和揚州疫情發生最頻繁。

東漢時期疫病流行的次數之多、波及範圍之廣以及嚴重程度都是中國曆史上極其罕見的。

根據《漢書·地理紙》上的記載,漢平帝元始年間的國內人口曾經一度達到了6000萬。

而時間到了三國中後期之後,根據《通典》的記載,劉備建立的蜀漢,人口在90—95萬左右。

在魏國派兵攻占蜀漢後,兩個國家的人口累計到530—540萬左右。同時,吳國的人口則在230—250萬之間。

那麼,就三國中期之後,其統計的人口之和還不到800萬。

中間整整消失了5200萬人口!

這足以說明曹操的“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沒有說謊!

實際上引發如此巨大的人口消失事件,除去瞞報、水災、戰爭和饑荒等因素,罪魁禍首則是瘟疫。

大戰之後必有大疫。

畢竟汝南可是死了不少人的,有許多屍體,都來不及焚燒,一個處理不好,便會造成瘟疫大行。

可惜張仲景在去年便去世了,不然他的《傷寒雜病論》可是專門針對瘟疫的。

不過好在他手下有華佗弟子,預防這瘟疫,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一切事務都安排下去之後。

在建安二十五年八月初。

劉禪帶著一千太子親衛,便從新息出發,一路朝著江陵的方向前行而去。

此行非是從江陵入蜀。

而是劉禪要去了解荊南三郡的情況。

是故

劉禪也隻是帶了費禕一人而已,便是連兩個舅子級別的人物:張苞、關興都沒帶。

“殿下,前麵便是西陵了。”

此刻天色陰沉,已經要入夜了。

西陵城外,於禁親自在城下迎接。

“殿下,城中已備好酒席,不若今夜便在城中歇息,明日再出發罷?”

劉禪本沒有打算在西陵過夜的,但想了一下,還是說道:“那便看看將軍治理江夏的成果了。”

既然要待在西陵,劉禪今夜可不想什麼事情都不幹,總是要了解各中情況的。

於禁麵露激動之色,連忙說道:“江夏諸事宜,還請殿下批評斧正!”

這模樣,這姿態,說於禁是將軍,那簡直是說錯了,這是十足的政客模樣。

或許

便也是因為於禁會來事,加上關鍵時刻能力不差,才能得到曹操如此重視與重用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