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主也不必謙虛,如果對杜家主的人品不苟同,朕也不會讓杜家主出現在朕的麵前。」趙元崇喝了一口茶,「杜家主對目前召國的商人有何看法?」
「商人地位不如文人,但文人窮酸,一麵盧歧視商人,一麵又要討好商人。」這說的,就是方桐這種典型的人。「如果商人的地位能夠改變,那麼對商人做生意而言,會更有利。」
「但是商人的地位一旦提高,相對文人和武者的地位就會下降,一個國家不可能所有人的地位都提高,如此,國家的平衡就會被衝破。」趙元崇道。
「這……」杜明朗沉默。他是商人,他考慮的隻有商人的地位。但是趙元崇不同,趙元崇不是商人,他是帝皇,他要考慮的是一個國家的穩定發展。各方行業的平向製約,而不是單獨的支持某個力量。
看著杜明朗的臉色,趙元崇又道:「不過,朝廷重文崇武,也要適當的提倡商業,我這裏有個想法,不知道杜家主有沒有興趣聽聽。」
「皇上請說。」
「朝廷想在各方州城挑選商家成為皇商,這樣便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但是,相對的,皇帝的利潤需要和朝廷三七分,皇商三、朝廷七。雖然是三七分,但實際上成為皇商的商戶,他的產業肯定比原先的會擴大,而且他們得到的不僅僅是錢財,還有地位和權勢。當然禍福相依,隨著地位和權勢的到來,如果沒有度把握好,那麼會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趙元崇道。
如果到這個時候,杜明朗還沒聽出趙元崇的意思,那他就妄為杜家家主,妄為甘州首富。
帝皇想要他成為皇商。
皇帝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專門為進行賺錢的部門。杜明朗沒有拒絕的餘地,不爭氣的兒子還等著他救。
但這不是帝皇設下手圈套,而是自己的兒子沒用。這個兒子太會惹是生非了。既然沒有拒絕的餘地,杜明朗就把事情往好的地方想。
成為皇商,雖然自己隻有三成的利潤,但相對而言產業會比現在的大,雖然是三層,按照現在的產業來說算,估計有一闐以上的利潤。
而這一半以上的利潤,也足夠讓杜家過的奢華了。人這一生有了錢之後,求的就是名望。杜明朗有做生意的頭腦,卻沒有唸書的頭腦。好不容易杜明清有了唸書的頭腦,卻不屑進朝堂。兒子和侄子更加不是讀書的料。
想到這裏,杜明朗再次跪下道:「杜家願意為皇上進忠,為召國進忠。」
趙元崇就是喜歡杜明朗的識時務,喜歡杜明朗的度勢。當甘州的資料、杜家的資料到他手中的時候,他就想見一見這個杜明朗,皇商的想法也是這個時候產生的。
「既然如此,你便準備準備,朕決定從甘州開始進行皇商的計畫,而杜家,是第一家。」
「諾。」
「朕還有一件事,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皇上請說。」
「三年前朝廷頒發了銀庫計畫,可有印象?」如果皇商計畫可以成功,那麼銀庫計畫就可能在各州運行,用皇商賺的利潤來幫助百姓。做到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當然有印象,朝廷頒發銀庫計畫的試用,為的是百姓,草民怎會沒印象。」杜明朗道。如此為民著想的帝皇,當時溫暖了多少百姓的心。
等等,皇商計畫,難道說?
「皇上想用皇商計畫來開啟銀庫計畫?」心被觸動,杜明朗雖是商人,但不是利益熏心的商人,年輕的帝皇此舉是為了百姓啊,任是他這個有些自私自利的商人,也被感動了。
為君者,趙元崇不是仁慈的帝皇,不是有善心的帝皇,他手段一流,謀略一流,但是這都沒有關係。他無情,卻對百姓有情;他殘忍,卻對百姓有心。
一個對百姓有情有心的帝皇,但凡有點良心的人,都知道尊敬。
「不愧為杜家家主,不錯,這就是朕的想法。朕想在十三州都選擇出適合的皇商,然後配合十三州的銀庫,造福十三州的百姓,朕要讓我召國再沒窮死餓死凍死的百姓。」帝皇的聲音一頓,低沉到有些沙啞。
召國十三州何其大,沒有窮死餓死凍死的百姓,又是何等偉大的理想。
「草民願意幫皇上。」一直沉默的杜明清開口了。
趙元崇把視線移到他的身上。
有些清高的中年男人,眼中流露出的自信非常的閃眼。
「好。」
趙元崇有些動容:「朕信你們。」他上前,把杜明朗扶起來,然後又握住杜明清的手,「謝謝你們。」
這天下間最動人的話,莫過於帝皇的這句:謝謝你們。
李墨染一直看著趙元崇,看著他如何運用人心,看著如何為國為民,眼底流露出深深的愛戀。這就是他愛上的男人。
感覺到他的視線,趙元崇回頭,然後揚起嘴角,扯出一個溫柔的笑。
此生此世,他們並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