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司馬行凶亂蕭牆 魏主討逆詔血書(2 / 3)

芳魂飛天外,魄散九霄,戰栗而答曰:“此皆為他人所逼故也。朕豈敢興此心?”

師曰:“妄誣大臣造反,當加何罪?”

芳跪告曰:“朕合有罪,望大將軍恕之!”

師曰:“陛下請起。國法未可廢也。”乃指張皇後曰:“此是張緝之女,理當除之!”

芳大哭求免,師不從,叱左右將張後捉出,至東華門內,用白練絞死。

後人有詩曰:“當年伏後出宮門,跌足哀號別至尊。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在兒孫。”

司馬師既除張皇後並三位大臣,乃親命心腹陳騫、王基二人統禦林軍,圍住宮廷,一幹人等,無司馬師之令,皆不能出入,群臣得訊,無一人敢言。司馬師歸府,乃寫書信,命心腹星夜前往西涼,告知其父司馬懿,又恐群臣有外通消息者,遂下令增調軍馬,衛戍京城,四門出入,皆有盤查。

魏主曹芳每日驚懼流涕,唯恐性命之憂。

宦官喬冉曾受曹氏大恩,趁魏主進膳,侍衛疏漏之時,尋機奏請曹芳曰:“老臣每受陛下隆恩,無以為報,今願為陛下通報消息,召外臣武將領兵勤王,救陛下於危難。”

芳聞言哭曰:“愛卿冒死相救,朕感激涕零,若得脫大難,卿不世之功。”言訖,曹芳躬身下拜,尊喬冉為仲父。

冉慌忙扶起曹芳,急曰:“陛下不可拖延。”

曹芳曰:“曹家老臣,鎮東將軍毋丘儉忠義耿直,可以托付。”遂擬血詔,芳解下腰間玉佩,曰:“此物乃太祖武皇帝身佩之物,今傳至朕手,可為信物。”

喬冉恐有泄漏,遂取宴中整雞,剖其腹,將詔書玉佩藏妥。

正慌張間,忽聞殿外鎧甲之聲,喬冉大驚,因見曹芳中指血跡未幹,心生一計,揮手砸碎杯盤,推倒桌案,大哭曰:“陛下這是何苦。”

曹芳醒悟,亦哭曰:“吾心內恐懼,食不甘味。”

言未落,王基帶甲按劍,引十數名武士闖入。見喬冉跪伏,地上杯盤狼藉,故問曰:“陛下這是何故?”

曹芳曰:“朕惶惶不可終日,無心飲食,驚動將軍,還望恕罪。”

王基冷笑,曰:“恰才殿外武士稟報,稱陛下有大事商議。某特來相看。”

曹芳大驚,曰:“並無此事,朕剛才用膳。”

喬冉亦奏曰:“陛下不願飲食,故低聲勸慰。”

王基不信,喝令武士將二人內外搜遍,並不見異狀。王基叱退喬冉曰:“還不收拾幹淨。”喬冉叩首領諾,慌張收拾幹淨,滾爬而去。王基領軍即走,曹芳跌坐於地,暗擦冷汗。

喬冉偷出血詔玉佩,來尋侍衛卓青,二人相交甚厚,喬冉於密處告知大事,曰:“宦官出城,必引眾目,今隻好連累將軍。”

卓青凜然曰:“士為知己者死,喬公托此大事,某以命為誓,必將此詔送至將軍手中。”二人議定分別。卓青夜出宮門,換便裝旦夕不停,往淮南而來。

卻說王基次日告知司馬師昨日喬冉哭狀,師恨曰:“不論有無,可除之。”王基遂領武士,宮內捕住喬冉,冉呼:“無罪。”基揮劍而斬。

揚州都督、鎮東將軍、領淮南軍馬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一日坐於府中,長子毋丘甸闖入來報,曰:“府外一人,麵黃肌瘦,風塵滿身,自稱京中趕來,誓死求見父親。”

儉疑曰:“可引其相見。”

來人正是侍衛卓青,入見毋丘儉,確認分明,不及見禮,於懷內取出詔書玉佩,曰:“此乃陛下所托,望將軍念往日之恩,救陛下於水火之間。”言罷,口吐鮮血,往後便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