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路遇中郎(2 / 2)

沒走幾步,就回頭對劉駹他們喊道:“老夫叫做蔡邕,幾位如果有到洛陽來,就來老夫府上,老夫一定掃榻相迎!”說完扭頭就走。

劉駹和太史慈對視一眼,蔡邕?蔡邕?蔡邕!劉駹和太史慈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太史慈驚訝的是當世的三大宗師級人物怎麼會在這裏。而且出現在了他的麵前。而劉駹驚訝的卻是蔡邕剛剛說他女兒!他的女兒不就是蔡琰了嗎?哇~蔡琰耶!劉駹極目望去,正見蔡邕爬上馬車,抬著個大屁股,那動作依舊那麼猥瑣。剛好,車簾拉了上來。劉駹看見裏麵有一個身穿鵝黃宮裝的女孩,把蔡邕拉上去後,往劉駹這邊看了看。便放下了簾子。

劉駹的賊目瞄到了這一幕,口水都快下來了!用力一吸,“斯,咕嚕”把口水倒吞下去後,想著剛剛的驚鴻一瞥。那女孩真是漂亮極了啊!尖尖的瓜子臉,頭上綁著個女孩發飾。柳眉大眼,瑤鼻小嘴!劉駹想著想著,閉上了眼,那模樣讓太史慈看見了,太史慈暗想:恩!武驌厲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你看他的模仿能力這麼強,連蔡邕蔡大家這麼難學的表情都學會了!真是了得啊!

劉駹心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到洛陽去!去找秀兒和去看看蔡琰!嘿嘿嘿嘿,你們一個也別想逃!劉駹意淫道。

旋即,劉駹也想到這蔡邕也是個重量級人物啊!比莫斯科的那個半噸的肥仔還要重!心中暗記起蔡邕的資料: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東漢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到後麵漢獻帝的時候曾經做過左中郎將,所以後人也稱他“蔡中郎”,平時喜好黃老之學!想到這劉駹不禁淫笑了起來:嘿嘿嘿,黃老之學我還不會嗎?終於有了接近蔡邕的借口了!嘿嘿,蔡琰小妹妹,等等我啊!劉駹哥哥我來了!看得太史慈心中暗讚:武驌真的是不世奇才啊!連剛剛蔡大家的那個表情現在都比不上了!厲害,厲害!

蔡邕也是個孝子啊!他母親生病三年,蔡邕不管是寒暑季節,都沒有解下過衣好好睡過一覺。他母親死後,蔡邕結了一個草廬在墳墓的旁邊。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去拜祭。可見蔡邕的孝心啊。反觀現代,在父母老的時候,這些子女不是嫌他們老,就是嫌他們沒用,一個個都不願意侍奉他們!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舍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嗬護。

在隱居的那些日子裏,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誌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歎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裏撫琴長歎,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裏,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劈裏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鍾,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劉駹還想到一個很眼中的問題!蔡琰到底是不是蔡邕親生的啊!怎麼長相差那麼多!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歹竹出好筍”?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