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提出,在南陽建立一個完善的軍民合作體製,大體就是,有南陽太守下令在整個南陽郡開辦工廠,吸收南陽郡百姓進入工廠工作,第一步,建立民屯與軍屯製度。第二步,建立統一的市場機構。第三步,建立伐木場和木材廠以及木材儲存倉庫。第四步,建立農場,農場有南陽太守直接管理,任命典農校尉管理農場。
民屯和軍屯不在農場的管轄之內。第五步,建立一個完善的錢幣所,主要就是管理南陽等地的錢幣流通,錢幣鑄造等等。第六步,建立軍事要塞,在南陽等地選址建造三個軍事要塞,以拱衛南陽的安全。第七步,建立幾座鐵礦場,銅礦場等等,將發現的礦場全部統一管理,建立一個集中的管理體係,等等一些工作。
次日,簡雍便帶著人去找尋建立合適的要塞地點了。暗箭統領蕭讓命令第一小隊保護簡雍安全,同時蓋英統領的南陽巡捕錦衣衛派出少許衛兵沿途保護簡雍。南陽自成立錦衣衛之後,白天錦衣衛衛兵帶著兵器沿著南陽郡宛城各個街道巡邏,將南陽隱藏的一些犯罪分子全部抓捕歸案。
南陽郡治下各個縣城也統一的組建類似於錦衣衛的巡捕隊,巡捕隊日常聽從縣尉管轄。縣尉等人員全部都有南陽郡太守府任命。簡雍還在各個縣暗中派出暗箭小組暗中巡查各縣政務。以此杜絕貪贓枉法之輩。
簡雍將南陽郡宛城劃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個城區,西城和東城都屬於居民區,在居民區設立錦衣衛督查所,有錦衣衛派駐一個小隊輪流駐防。安定城區,震懾宵小。南城為軍事管理區,有專門的軍隊駐防。軍事管理區任何人沒有太守的手令嚴禁入內。
北城為商業區,原本在居民區附近的東大街有一條專門的小商業街,日常老百姓都在小商業街買賣物品,遇到盛大節日等,則到商業區去置辦貨物。商業區也設立一個督查所,有一個小隊的錦衣衛輪番駐守。中城區為政府辦公區,在中城區建立三座甕城防衛中城區,在五個城區裏麵中城區是最大的,其餘四個加在一起僅有中城區的三分之一。
在中城區也有老百姓的居民區,中城區有九條大馬路,在各個路口和交彙處都有執勤的錦衣衛衛兵。而,錦衣衛也就類似於現在的武警。中城區的三座甕城一字排開,各有三座大門,清早三座甕城同時開啟三座大門中間的一座,往來中城區辦事的老百姓在經過錦衣衛衛兵的檢查過後,才準許入城。同時,暗箭也成立一個特別行動隊,平常全部在基地訓練,在遇到重大事件時候,才會統一出動。
簡雍看重三處地勢較好的地點,命人在此地開始動工建立要塞,在要塞與郡城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馳道,用於戰時通報戰況和日常運送補給隻用。三座要塞分別是安豐要塞,結城要塞,渡口要塞。渡口要塞瀕臨襄水北岸,十分利於水軍活動,所以,渡口要塞也是水軍碼頭和基地。
三座要塞都是依據地形而建,由於,簡雍動用部隊和農夫一起建造,大大減少了時間。簡雍特意成立了工兵部隊用於建造戰時通道隻用。南陽的各個城區改造,用到的木材和石塊都十分大,所以,簡雍命人建造的石料廠和木材廠以及十幾個倉庫都加入了建設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