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七章 李肅之謀(2 / 2)

厲害!雖未全中,但亦不遠矣。隻不過我現在心中有了一個更好的想法,一個更好地解決我與皇上和何太後之間問題的辦法。因此我笑而不答,隻是看著曹操,等著他的下文。不過我卻看見他額頭一滴汗珠悄然滑落,看來他也怕我萬一真被他說中,殺他滅口吧!

見我並無任何異常,曹操明顯鬆了口氣,繼續說道:“不過吾觀念蟬雖位極人臣,但並無任何驕橫跋扈之舉,且王司徒與蔡大儒皆為念蟬長輩,我相信他們也不會任由念蟬胡作非為,而我也相信念蟬不是這種人。”說到此曹操停了停,吐了口氣後繼續說道:“反觀董卓此人,先帝在位期間曾多次召他入洛陽為官,但他卻拒不赴任,如今卻盡提二十萬西涼虎狼之師入洛陽,其心昭然若揭。”

“孟德但請放心,有我與丁大人在此,定叫董卓無功而返。到時等朝廷穩定下來,天下太平之後,再來慢慢收拾董卓也不遲。”我點頭朗聲說道。

“嗯,希望如此吧!那我先進城了。如若董卓勢大,你們就發出信號,我自會派人接應你們入城。到時再發布徼文召天下義士進京討董。”曹操起身說道。

“曹大人放心。兩軍交戰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如今我們討董乃是奉皇命,順天意,此乃天時;我軍背城紮營,有洛陽城做後盾,此乃地利;為抗董卓,我軍上下一心,又有丁大人大軍增援以及曹大人相助,此乃人和。反觀董卓,逆皇命而提大軍圍洛陽,此失天時也;董卓西涼兵久居邊疆,今跋涉千裏而來,又無後勤保障,此失地利也;董卓為一己之私率大軍圍城,一旦久攻不下,士兵必思其親人,到時內憂外患之下,將帥必定失和,此失人和也。而我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又豈有不勝之理!”荀蓧微笑著說道。

“公達說的好,有公達此言,吾等放心矣!”聞聽荀蓧此言,所有人眼前一亮,我更是高聲叫好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操受教了。操改日再來向荀兄請教,操先告辭了。”曹操深深地看了一眼荀蓧,行禮後告辭。而我們繼續討論兩軍合作抗董卓的相關事宜。

而此時董卓軍營裏。

“華雄,我軍傷亡如何?”董卓不甚高興地問道。

“回主公,我軍傷亡萬餘人,其中步兵傷亡八千餘人,騎兵傷亡二千餘人。”華雄回答道。

“傷亡這麼大?”董卓皺了皺眉,繼續說道:“那敵軍傷亡如何?”

“丁原軍傷亡數百人,林風軍傷亡數十人。”華雄答道。

“什麼?這麼少!”董卓驚訝道。

“回主公,據儒觀察,之所以敵軍損失這麼少,乃因為丁原那邊有一超級武將,而林風那邊裝備較我軍優良之故。”李儒見董卓不悅,連忙說道。

“嗯,不要緊,我軍有二十萬之眾,而林風加上丁原也不到五萬人,此點不足慮。對了,洛陽城裏可有消息傳來?”董卓點頭問道。

“回主公,由於城門校尉曹操關閉了洛陽城門,因此我們並沒有見到聯係之人,不過收到城內箭書。主公請過目。”李儒遞上來了一張紙條。

“哼,一群膽小之輩。”董卓看完紙條冷哼一聲後說道:“你怎麼看?”

“如今之計,我們也隻有按他們所言,消滅掉城外林風軍與丁原軍。不過依其軍容及紮營看,隻怕我們難以短時間內擊敗兩軍。”李儒麵有憂色的說道。

“嗯,那你可有良策?”董卓問道。

“呃…,尚未有計。”李儒羞愧道。

“主公,肅倒有一計。”此時李肅突然說道。

“哦,你有何計?”董卓好奇道。

“回主公,剛才丁原軍的那員超級武將,乃肅幼時同鄉姓呂名布字奉先,一身好武藝,世所罕見。肅知此人素來喜好寶劍良駒。肅聞主公新到一千裏馬,全身赤紅,名曰赤兔,可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乃馬中之王。隻要主公舍得此馬,肅必說他來投主公。”李肅答道。

“呃…”董卓遲疑不答、

“主公,失一馬,而得一蓋世虎將,進而以此虎將為主公征戰天下,如此美事主公緣何猶豫不決?”李儒見董卓猶豫,急忙大叫道。

“好,李肅,吾就依你所言。隻要他來投,我不但送他寶馬赤兔,還送他黃金萬兩,並保他將軍之職。”董卓下定決心所道。

“肅定不負主公所托。”李肅高聲叫道。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

第六卷 第十八章

呂布的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