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在浪漫與現實間(1 / 2)

——by核桃殼

認識那那從認識那那的書開始。要不是那句“非種馬,非言情”的開篇介紹,也許我就要與一本好書,一個可愛的作者失之交臂。

了解我的人基本都知道,對於穿越文我一向是沒有多大好感的,特別是在這種清穿泛濫的時期,然而那那的書,卻仿若那夜晚時分在鄉村小河上飛舞的漫天晶亮螢火蟲,閃爍著那神秘而朦朧的綠色熒光,將我帶入了一個夢幻而又美麗純淨的世界。

那那的文字是樸實的。她既沒有用那些細膩而飄逸的動人詞句來吸引年輕少男少女的夢幻情懷,也沒有用那一段段纏mian悱惻的愛情辭藻來挑戰某些讀者豐富的淚腺,隻因為不需要這些表象的華麗,她所描述的故事本身就是充滿了幻想,她的文字如一條不斷流淌的小河在浪漫與現實之間起舞,然後慢慢流入大江,並最終彙入大海。

一直記得那段因為書名所起的討論:《何處金屋可藏嬌》所要表現的是怎樣一種情境呢?思想不純的人也許首先展開一段YY之旅,但在那那的書頁裏我找到了這樣一段解釋:

不是以男人為出視點,尋一金屋把女人當作物品收藏起來,而是以陳嬌的身份追問天地悠悠何處可有一屋暫得容身,暫得無憂無慮。金屋藏嬌,看似榮光,卻實在是古代女子的悲哀。而思想比較自由與古人格格不入的現代女性卻要欲尋金屋暫藏,更反諷的是欲尋一金屋而不可得。

從這一解釋中,我們感覺到書名透出了深深的悲哀、惋惜、無奈,又有抗爭、不甘和堅持。因為這個題目,我開始對那那產生了好奇:是怎樣一個女孩能有這樣的心思,寫下這樣一篇長文?

和那那相熟後,曾有一次聽到她說了這樣的話:“真羨慕那些作者(哪些作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能夠用美麗動人的文字把人引的眼淚嘩嘩的啊。”我聽後不禁一笑,那那,你應該知道,雖然看的時候眼淚是嘩嘩的,但是看完以後心裏卻什麼都沒有留下啊。我倒是以為,一本好書,不隻是文筆上要吸引人,更重要的是看完後心裏要能留下點什麼,否則,純粹隻是消遣,那除了損害自己的視力以及浪費時間外還有什麼呢?好書不僅是消遣,更是精神食糧啊。

那那的文字也許不是最嫻熟的,但卻是最純的。浪漫卻又不失現實。我喜歡《金屋》,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這篇小說的立意以及在那文中每一個人物的精彩刻畫。明明是有點沉重的現實內涵卻能在這樣簡單明快的語句描寫中體現出來,我想,那那的讀者群如此廣泛,沒有性別與年齡的界線的原因隻怕就在此吧。

宮廷文有些人喜歡寫成一部血腥的政治鬥爭史,有些人喜歡寫成一串纏mian又壓抑的愛情爭奪戰,這些我都不喜歡。寫文其實就是在寫人生,政治就是宮廷中人的事業,而愛情就是事業外的點綴,少了哪一樣都不夠現實。陳阿嬌原本是個愛情至上的女子,她失敗了,所以新的阿嬌要很好很滋潤的活下去就不能隻靠愛情;劉徹一切為了事業,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牢牢掌握住大漢皇帝的威嚴與權利是他一生的目標,為此他曾經放棄了愛情,於是他的人生也有了缺陷。愛情與事業不論是哪邊更重,總是都存在才更真實也才能讓故事進行的更有趣,在這一點上,那那很成功的設定好了她的目標。

於是,有意思的事情開始發生了,陳嬌在一個很巧妙的時間點上穿越了。說這個時間巧妙有好幾個理由。一,為什麼這個時間會穿越?因為原來的阿嬌接受不了打擊沉睡了。二,這個時間穿越的好處在哪裏?穿早了陳嬌的廢後就難說了。新的阿嬌肯定會讓故事提前改變,那包括之後的廢後以及與劉徹之間的相處都將故事改變;穿晚了也不行,時間間隔太長,她的離宮就很難實行,就算實行了,與之相對劉徹得知後的反應也會不一樣。總之,那那要想讓阿嬌成功離開,這個時間點很重要。當然,阿嬌也可以不離開,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個故事要是那樣的話,就沒那麼精彩了。

接下來,愛情與事業之前先開始的是什麼?是生存。生存之後呢還有理想。也許是因為穿越的現代的人原因吧,隻要還算正派的人在回到古代後總會有些曆史責任感,在保證了自己生命的問題後,或多或少的會變得比以前更有想法點,做一些發展社會的事來。新生的阿嬌就開始了她的旅途,她的生命開始了新的篇章,而我們的作者那那作為小說的母親大人也要開始陣痛了。形象鮮明的各個人物在她的筆下很自然地誕生了。

特別喜歡小說裏人物的語言描寫,很經典也很說明某些東西。隨便摘抄了幾句,大家共賞:

小阿嬌:嗬嗬,笨死了。我不就是嫁給你嗎?你還說要給我造一座金屋呢,你怎麼會讓我不開心呢!

小劉徹:對哦。阿嬌,你真好。我一定會給你蓋一座金屋的。

典型的童言童語。在他們自己都還不知道的時候,阿嬌就給大人的陰謀給賣了。真是美好純真的童年啊,想到長大後的結局,更讓人感慨。這段對話在文中出現了好幾次,但每一次的出現都在敲打我脆弱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