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嬤嬤端著瓜果看屋外明晃晃的日頭,耳聽得太後在裏頭喊她,不知怎麼,如此明媚賜光下,如此興旺的後宮裏,她竟生出幾分淒涼。這是替太後感到難過,因為這宮裏,竟沒有一個人願意靠近她。看似萬眾敬仰的皇太後,好好的怎麼就把自己孤立於人世之外了?
夏去秋來,秋盡冬至,歲月從不曾停下腳步。十月中旬,京城第一場大雪,天地萬物裹上銀裝,人們預見今年將是寒冬,早早將禦寒之物準備齊當,圓明園中亦不例外。
太後因不耐寂寞,住在園子裏王府福晉等來一趟不容易,便說要回紫禁城去過冬。皇帝此番來圓明園住得夠久了,本也打算回去,可才問紅顏若預備宮中之事會不會很辛苦,接秀山房就傳來消息,說皇後宣了太醫。
皇帝帶著紅顏一同前來,原以為皇後照顧小阿哥太辛苦染病,或是小阿哥不好,誰知跪了一地的太醫卻向皇帝道喜,說皇後再次有了身孕,將於明年夏末時節分娩。
算起來,皇帝隻是在皇後出月子後的日子裏,照例在每月固有的那些日子裏到接秀山房陪伴中宮,但皇帝自己有感覺,床笫之間,皇後比從前熱情許多。也許是她到了這個年紀,也許是有了永璂後彼此的關係更近,皇後還一直說,怕清兒寂寞。沒想到二十年沒有孩子的她,在生下十二阿哥後不久,就繄跟著再次有身孕,弘歷都不曉得是自己厲害,還是皇後厲害。
如此一來,為了皇後安胎,頭三個月不宜車馬奔波趕回紫禁城,那意味著要在圓明園過年,既然年都過了,索性讓她在圓明園待產,一時回紫禁城的事,便擱下了。而小戴佳氏進宮的日子,又變得遙遙無期。
默默無聞二十年的女人,在成為中宮後接連開枝散葉鞏固她皇後的地位,世人終於承認繼後的命運和福氣,果然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富察皇後是昏著她福氣的人,皇後不在,她便光芒萬丈。
臘月正月的熱鬧後,皇帝因政務繁忙,加之六宮在愉妃和令妃的操持下太平無事,幹隆十八年春暖花開時,圓明園裏雖是百花爭艷繁榮景象,可圓明園再大也有逛膩的一天,宮裏沒有新鮮有趣的事,枯燥的生活讓人倦怠,加上春困犯懶,園子裏到虛彌散著沉悶慵懶的氣息,就盼著六月末皇後分娩,賭一賭皇後這一回生男生女,是唯一的樂子了。
然而慵懶的春天剛剛過去,初夏幾分熱烈才讓人提起興致,十阿哥的一場病攪乳了人心。
舒妃衣不解帶地陪在兒子身邊,宮中太醫用盡一切辦法,皇帝讓傅恒從宮外為舒妃尋來名醫,整整一個月,十阿哥餘毫不見起色,六月一場驚天勤地的暴雨中,幼小的生命悄然而去。
舒妃的哭聲被暴雨掩蓋,榮光無限的天地一家春陷入悲痛,皇帝趕到天地一家春時,舒妃已經哭暈在兒子的身邊,但當宮人們要為十阿哥入殮時,她猛地驚醒,哭泣糾纏,比當年紅顏見皇後舍不得二阿哥時更激烈,到後來皇帝不得不讓人將舒妃弄暈過去,才算妥善了十阿哥的身後事。
雖不是突然而來的災禍,整整一個月裏所有人心中都有了準備,可孩子真的離去,的確讓人心痛的緩不過神來,弘歷已經失去了四個兒子,且連最在乎的嫡子都曾接連失去,不是他硬起了心腸對舒妃的痛苦麻木,而是到了這個年紀,越發能冷靜地看待這些事。
之後的日子裏,皇帝並沒有時刻陪在舒妃身邊,辦妥了十阿哥的身後事,皇帝就重新投身到繁忙的政務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紅顏讓愉妃,讓舒妃的家人,盡可能地陪伴。
舒妃直到十來天後,才能順利地喂下半碗飯,整個人瘦得不成樣子,一天裏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哭泣,到後來眼淚也流幹了,她便捂著心口躲在被子裏顫抖,暑熱的天悶出一身痱子,所有人盡心照顧,依舊無法讓她打起精神。
然而十阿哥歿了半個月後,接秀山房裏皇後順利分娩,如她所願生下了玲瓏可愛的小公主,皇後膝下女兒少,這本該是天大的喜事,可紅顏這邊,實在無心去祝賀。
這一日她早晨才起來,慶嬪慌慌張張地闖來說:“娘娘,舒妃娘娘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