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兩年

“開鐮儀式!”

新曆第四年,金秋田園稻穀黃。

伴著清脆的鑼聲,黑衣金冠的聖者手持鐮刀收割了一束麥穗,象征著儀式開始。

在他身後,公路上的群眾們歡呼著,揚起鐮刀、帶著畜力機開始了秋收,享受著收獲的快樂。

馮道夫拍了拍手,很滿意的看著這一幕。

他離開了農田,道路牆壁隨處可見一幅幅色彩鮮豔的大字報。

‘要群山低頭,叫大河讓路!’

‘十分指標,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幹勁!’

‘奧斯陸14號農莊創黑麥畝產三百公斤記錄!’

‘卑爾根2號農莊創甜菜畝產兩千公斤記錄!’

加大加粗的字眼相當顯眼。

但馮道夫卻知道,這些數據都是比較詳實的。

經過了三年多的發展,這片爛地也逐漸肥沃了起來。

其實說是爛地,挪威土壤還是比較不錯的。

靠著北大西洋暖流,不光有世界級的漁場,還是北歐世界難得的肥沃之土,此前隻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現在有了先進技術,有了源源不斷移民而來的勞動力,三年時間終於是開發出來。

育種工作也在做。

馮道夫這工科狗是不會,也沒有在通遼工業大學和老教授學過。

但育種這件事情,知道個大概就可以進行嚐試了。

用透明玻璃搭個溫室大棚。

大棚裏麵不斷挑選培養抗倒伏、多穗、顆粒飽滿、性狀保持強的這幾種特征的,每次有進步的時候就良種分一部分給農業教士拿出去各地。

這些手段齊出,可以預見這些年的畝產數字會越來越高。

再加上麵板的一點點助力,例如專長-管糧人,就讓城鎮穀物、橄欖、魚、椰棗的產量+20%。

之前還會受限道路運輸網,不能很好的統籌全國生產力。

現在有了那些從不列顛群島坑蒙拐騙弄來的勞動力,對他們進行洗.洗禮,有了他們的參與,超級道路計劃的第一期,在今年中旬全麵竣工,正式投入使用。

被山脈分割的幾片統治區,連接的將更為緊密。

一些路段,還使用了木製軌道-有軌馬車技術。

木材鋪設的軌道,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選質地堅硬的橡木,再經過防腐處理,

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

較軟的枕木與堅硬的路基相結合,可以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麵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可搭載雙倍於普通馬車的乘客和貨物,運輸速度也能大大提升許多。

靠著這些新技術,挪威的糧食和漁獲,向呂勒奧灣輸入的更快更多。

呂勒奧灣的工業製品也能輸出更多,可謂工農業互相促進,艾歐王國能養活的人口數字越來越高。

這些越來越多的資源,馮道夫基本都分配給了絕大部分人做福利,不整什麼人均。

提高信徒生活,才能更好的鼓勵信徒生育。

指望18%的錢要解決98%的內需可不現實。

說起來,福利給夠了,這幫蠻子終於願意學管理,這一批人畢業,基層公務員儲備就足夠了

忙活了一個白天,馮道夫回到了辦公室,指示輪班的長毛蘿秘書:“把今年秋收的增長率通告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