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的日常一度變成工作,直播,滿小區找貓,想盡辦法把貓綁架到畜牧站進行複診和後續治療。

如此過去小半年,它終於從一隻很醜的流浪貓變成了雖然還是不漂亮,但至少看上去不會太讓人討厭的貓。

腿比之前靈活很多,毛也漸漸長了出來。

李珩是想要努力存錢,換個稍微大點的出租屋養它的。

他連貓的名字都想好了。

——如果沒有突然被接回謝家。

謝家不同意他養貓,因為家庭成員有輕微的貓毛過敏症狀,也因為這隻暹羅實在不夠高貴。

可能是剛被剃光沒多久,毛還沒完全長好,腿也有殘疾的原因,他在網上發了好幾個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領養。

就算有好心人想要收留它,每次少年帶對方去看的時候,貓也總不配合,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隻能不了了之。

他隻好在謝家和小區頻繁往返。

那時家人對他雖然冷淡,卻也沒有到後來那種連看上一眼都嫌惡的地步,謝思之也曾出於好奇,跟著來過一次。

——“太醜了,還好沒讓你帶回來養。”

青年當時是這樣評價的。

可能隻是無心,但李珩卻在心裏記了很久。

不久之後,謝篤之也抱回一隻貓,據說是有什麽血統,連證書都有好多張。

貓有單獨的房間,不放出來,加上清潔阿姨打掃得勤快,貓毛過敏的謝先生甚至對這個新的家庭成員表示了歡迎。

李珩才知道是自己和貓的分量都不夠。

後來他漸漸忙了起來,每天都要學很多東西,從最基礎的禮儀,金融知識,已經落下的高中課程……以及樂器。

——用謝篤之的話來說,他總得有一門拿得出手的特長。

隻好把照顧貓的工作交給小區沒多遠的那家寵物店,店員用圖片打卡,照片裏很少看到貓。

換糧的過程倒是有錄屏。

他去看貓的頻率從每天,到每周一兩次,再到小半個月。

東西學得越多,收獲的失望也越多。

老師們帶著遺憾的目光,以及家人的沉默壓在他的肩膀上,山一樣沉重,壓得他怎麽都喘不過氣。

繪畫老師歎息著離開的那天,他久違感到了一點輕鬆,悄悄出門去看它。

還是老地方,貓糧和水都沒有動,他等了很久,叫貓的名字,都沒有反應。

他想著對方可能在生氣,或者是太久沒見產生了一點陌生,所以才遲遲不肯出來。

但是他已經準備和管家以及謝夫人說不上那些課了,以後還是能像之前那樣每天都陪它玩……直到看見牆角上那灘幹掉的血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