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醉神仙裏不能繼續,孔子學院一鳴驚(2 / 2)

“小風聽先生的就是。”

食則同桌,睡則同榻,唐朝確實沒把小風當成外人,更讓小風感動的是,唐朝還把銀子交與小風,讓他管理,可以說,小風遇到了最開明的先生,他是書童中最幸運的一個。

“先生,還有半個時辰學院夫子們就要授課了,小風已經準備好了早餐,請先生起來食用。”

“好的,先生立馬就起來。”

今天是唐朝第一天去孔子學院聽課,所以,他的精神麵貌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很好,小風也跟隨著去了,他得為唐朝找書房,通俗點就是教室,為唐朝背書,這些,都是書童分內之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不知有哪位學子知道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

孔子學院文香書房程老夫子饒有興致的讀起了《禮記》第四十二篇《大學》中的名句,想要借此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哪裏知道,這裏麵卻坐著一位這方麵的高手。

“老夫子你所說的,應該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大學》吧!學生不才,略知其意,這就獻醜啦!

據我所知,《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隻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

修身的目的在於齊家、治國、平天下,夫子你適才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您說,學生我說的對不對。”

始一出場,唐朝便一鳴驚人,程老夫子看著唐朝,問道:“你是新來的吧?先自報姓名。”

“學生唐朝,見過程老夫子,見過眾位學友,初來貴地求學,還請大家多多賜教。”

古代入學有一個規矩,但凡新入學者,必須接受各位學子的刁難和挑戰,讓大家了解你,認識你,這是跨入學院的第一道門檻兒,做得好,大家都佩服你,做得不好,大家都看不起你,這便是規矩。

“在下姓洪名元,字憂雪,擅長於古代詩詞,特意請教,可敢接應。”

“憂雪兄請。”

洪元:“知我者謂我心憂。”

唐朝:“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洪元:“仁者見之謂之仁。”

唐朝:“智者見之謂之智。”

洪元:“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

唐朝:“少嚐苦曰苦,多嚐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

“唐朝兄厲害,小弟佩服。”

“啊,憂雪兄嚴重啦,承讓承讓。”

眾多學子一起出難題想要難住唐朝,卻一一敗北,這不得不讓眾學子對唐朝刮目相看,以禮相待。縱使是程老夫子,也是摸著胡須,自言自語:“咱們孔子學院出人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