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問母親病好,心中就對孔尚十分感激,思索了一下,道:“孔將軍與民同甘苦,不知他為何如此?”
徐母聽出兒子有些質疑,不悅的說道:“孔將軍說,這是體驗底層的生活。隻有知道百姓是怎麼生活的,才會知道他們的疾苦與難處。將來若是有一天,也好製定具體的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
她感歎道:“孔將軍說的多好,政策,體驗百姓生活,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許多話語從未聽說過,但又說的暖人心。吾能覺察出來,孔將軍與那些世家大族為官之人有大不同。他們那些人關懷百姓疾苦,是為了名聲人望,好自身地位的穩固。而孔將軍,是真心為了百姓。”
徐庶思索了一番,又道:“孔將軍隻來咱們十裏村?”
母親微微一笑,便道:“汝是我生的,我豈能不知道你心中所想。孔尚根本不知道我是汝的母親,他也不是隻在咱們村子。這陽曜城周圍窮苦的村子,孔尚大人都去派發糧食,治病去了。
“吾親眼所見,孔尚大人說起人民疾苦時落淚。他說現在力所不及,待得將來隻要有能力,便盡最大的努力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讓耕者有其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孔將軍說的多好啊。”
徐庶聞言,心中動蕩。
母親便說道:“吾兒,汝遊學十幾年。當用汝之所學,造福百姓。我不知袁紹,曹艸如何。但是孔將軍,是我這一生見到過最仁義的官員。若是能夠輔佐他成為朝廷重臣,一定能夠整治貪官汙吏,咱們百姓也能過上好生活。”
徐庶聞言,半天默不作聲。
知子莫若母,徐母便厲聲喝道:“汝還在猶豫什麼,孔將軍以走半曰,汝再不去追,便錯事真的明主矣!”
“這……。”徐庶的本意,還要在觀望一下。
徐母見他猶豫,勃然大怒,拍案罵道:“辱子在潁川數年,吾以為汝因此學業有進,何其反不如初也!孔若遜仁義布於四海,汝能事之,得其主矣。若是棄之,便是棄明投暗,愚夫所為也!到時,吾還有何顏麵與汝相見!汝因此玷辱祖宗,空生於天地間耳!”
徐庶大驚,急忙拜伏於地,道:“母親請息怒,兒這就去追孔尚將軍!”
————————舒城。
“子揚!這廬江之地不可久住了。戰亂越來越多了,我等打算去汝南,同道否?”長著一張比女兒還要漂亮的臉蛋的男子說道。
“哦?你不去江東輔佐那孫伯符?”青衣文士說道。
“此時,是他的父親當政,我去了也沒用!”美貌男子說道。
“嗬嗬。”憨厚的文士看著他倆笑了笑說道:“同道入汝南麼?”
“嗯,如此甚好!曄也想見識見識那孔若遜!”
“若此甚好!”憨厚文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