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士兵聽命去百姓家找來煮飯用的柴火。很迅速的,一堆堆的柴火就被點燃把縣令府的木門給點燃,士兵們不時的扔進庭院中燃著了的柴火,把整個庭院給瞬間燃燒起來,那刺鼻的濃煙,和烈火迅速蔓延開來。
整個縣令府被搞的烏煙瘴氣,喧鬧聲不斷,不時的有人家將去提水滅火。
陳到站在不遠處,看著被大火籠罩燒著的縣令府,神色平靜。陳到不喊停,士兵們則繼續往裏麵扔燃燒著的木柴。
很快的,縣令府內的人就沒法再堅持了,他們要是再不打開大門的話,不是被燒死,就會被煙霧給嗆死,這些家將再也管不得劉喜的喝令,將縣令府的大門打開投降了。
縣令府的門打開了,也就注定了縣令劉喜的滅亡,令人驚奇的是劉喜並沒有跑出來,他做為一個文士的氣節凸顯了出來,他是那種寧願被焚燒而死,也絕不投降的那種。
最後在眾人的撲救下,縣令府的大夥最終被破滅了。陳到捂住鼻子衝了上去,一眼望去,整個府治已經被燒的狼藉不堪,到處散發出滾滾濃煙和刺鼻的人肉味,令人欲嘔。
陳到來到大廳的時候,整個大廳內的四周牆壁全被燒的黑蒙蒙麵目全非。大廳的高堂上,一個燒焦的座位上躺著一具屍首,他身上的官服已經被燒的十分零碎,不過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他就是劉喜。
陳到走上去,打量了一番,確定這人就是劉喜,而且已經死亡,點了點頭,不僅為他的氣節歎了口氣。
……
葉家軍在南豐縣停頓了三日。整軍備馬,安頓好了南豐縣的局勢。
與此同時,有兩份投降書也快馬加鞭給葉豪送來了。兩份投降書分別是所屬齊國統轄的益都縣和廣縣,他們均表示願意投降,接受葉豪的調遣,然而卻還有一個壞消息送來。就是與齊國首府臨淄城互為犄角的昌國,他們的主將不但斬殺了信使,還要揚言要出兵殺葉豪為劉喜報仇雪恨。
從密探刺探來的消息知曉,原來昌國的縣令和劉喜竟然也是有著親戚關係,心知對招降無望,也氣憤殺了昌國殺了他的信使。遂決定,先發兵現攻打昌國,拔掉這個硬釘子,最後再解決臨淄這條大魚。
昌國做為臨淄縣東路的門戶。葉豪曾經赴利縣上任的時候,還途徑過昌國。各項物資準備好後,葉豪留守一千士兵駐紮南豐縣,自己親率兩千騎兵和一萬樂安郡士兵開始兵法昌國。同時還調集了各路投降縣令的兵馬,合兵一處進行了整合。
經過一天的行軍,葉家大軍順利抵達到了昌國一裏外。眼看天已經黑下來,大軍都已經疲憊,遂開始安營紮寨。一時間上百座營寨紮下。連綿不絕,旗幟招展。
大軍安頓好之後。葉豪派出了一路探子前往昌國查探情報。
陳到也在這探馬之中,他們這支探馬身穿著普通的平民服侍,並沒有引起昌國官兵的注意。隻見陳到虎目打量眼前的昌國,發現這昌國類似於一個巨型關卡,屬於城堡山寨的規格建築。整個昌國的關卡上分布著好幾座城樓,相互做為依托。其高大程度不次於臨濟,氣勢磅礴,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位置,不易於被人給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