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老百姓沒想到羊糞這麼有用,這讓大周各地的百姓興起養羊的風潮來。
楚王之前在宮裏的時候,就經常看農書,還曾經親自去詢問有經驗的老農。為此,他還寫過一本有關農業方麵的書。他在農事上麵很有經驗。
他到了梁州後,非常關心梁州的糧食,經常親自下田查看水稻或者麥子的情況。
每年春耕的時候,他還親自下田耕地、插秧。等到秋收的時候,他還親自下田割稻子、割小麥。
梁州的百姓見楚王殿下這麼重視糧食,心裏自然是非常感動。同時,對種地也更加用心。
除了重視糧食,楚王也非常看重讀書一事。
梁州因為之前有亂軍,不少讀書人被殺,不少書院被毀。在楚王接管梁州之前,梁州太守並沒有在意讀書這件事情。梁州太守早就知道梁州日後要成為某個皇子的封地,他當太守當不了多久,所以懶得費心思管理梁州。
楚王來到梁州後,不僅出錢修建書院,還建立了一所梁州的太學。隻要學子能考進太學,不用交束脩,還能獲得獎勵。
這兩年來,梁州的文風比之前興盛了許多。據說,還有不少外地的學子跑去梁州求學。
京城的太學太難考了,十個人隻有一個才能考的進,而梁州的太學要比京城的太學好考很多。對天下學子來說,考進梁州太學,日後留在梁州做官也是極好的。
楚王在封王來梁州之前,在民間就頗有賢名。他到了梁州後,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這讓他更得賢名。
這幾年,不少人前去梁州謀出路。對於有才之士,楚王全部收了下來,並且禮待重用他們。
楚王接管梁州沒幾年,讓梁州煥然一新,百姓們也猶如重獲新生。
他還修整了律法,並且他還親自審理梁州積累下來的案件,為不少百姓洗刷冤屈,被百姓稱作“青天大老爺”。
如今,梁州的百姓對楚王感恩戴德,處處誇讚楚王是賢王,是菩薩佛珠派來拯救他們的。
他還勤練將士。因為此事,他還被大臣參了,說他不懷好心。不過,皇帝並沒有怪他,反而誇他做得好。
雖然幾年前,代王趕走了亂軍,但是不能保證梁州會一直平安無事。
如今的楚王,可以算得上是稱霸一方的藩王。當然,他暫時沒有稱霸的想法。他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他覺得該做的。
雖然楚王沒有回京,但是這幾年楚王在梁州做出來的成就,讓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他們心裏開始忌憚他了。
楚王對此倒不在意,不過他在暗中也提防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他們。
在信裏,楚王還告訴趙曜,他的小侄子小包子一直念著他這個小叔叔,問他這個小叔叔什麼時候能來梁州看他。
因為楚王經常跟兒子說趙曜的事情,小包子雖沒見過趙曜這個小叔叔,但是卻一直記得他。再加上,趙曜經常送好玩的東西給小包子。
對於趙曜這個素未謀麵的小叔叔,小包子十分喜歡,也十分惦念。
見小侄子這麼想他,趙曜心裏一動,有了一計。他寫信給楚王,讓楚王向皇帝提出,請他去梁州玩。
前幾年,趙曜年紀小,皇帝不同意他出遠門去梁州,但是他如今又長大了幾歲,這下皇帝應該同意他去梁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