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明日早朝就提出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皇帝說完,忽然不懷好意地笑了起來,“你們說明天鎮國公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一定會非常精彩。”劉太師嘲弄地說道,“他們還不敢反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即使鎮國公忌憚李家,並且想扳倒李家,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李家。當然,更不敢反對祭拜李老爺一事。
何相捋著胡子,笑眯眯地說道:“他們不僅不敢反對,還要極力讚成祭奠李老爺子一事。”
“你們說朕讓太子替朕去祭拜李老爺子怎麼樣?”
劉太師笑道:“皇上,臣甘拜下風。”他的意思是在陰險上,他不如皇帝。
何相一本正經地說道:“皇上英明。”
皇帝笑著說道:“朕也覺得朕非常英明睿智。”
劉太師:“……”論起不要臉,還是皇上厲害。
“不過,”皇帝的話鋒忽然一轉,“以李家人的性子,是不會同意隆重祭奠李老爺子一事的。”如果李家人跟孔家人一樣,就不是李家人了。
“李家人要是不同意,那麼孔家人也沒臉答應祭拜孔康達一事。”何相感歎道,“孔家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劉太師譏笑道:“孔子要是知道他的後代是如此德行,估計會氣的從棺材裏蹦出來。”
“絕不能讓孔家超過李家。”何相的臉色變得非常嚴肅,“不然孔家還會做出前朝那樣的事情來。”
“還是老鄭厲害,當年向我爹提出請李家人出山。”
請李家人出山修複禮樂,又請李家人建立太學,還請李家人重修律法等一係列的事情都是鄭溪林建議的。
“就目前而已,李家人做的很好,他們沒有變成孔家人那樣。”何相道,“當然以後就說不準了。”
“朕管不了以後的事情,以後要是李家變得跟孔家一樣,那是那個皇帝該做的事情。”皇帝歎了一口氣道,“朕管不了那麼遠,朕把現在的大周管好就行了。”
“對了,朕給你們看一個東西。”皇帝從禦桌的抽屜裏拿出一封信,然後讓孫奎遞給何相他們。“這是小十寫給老鄭的信,朕讓人謄抄了一份,你們看看。”
每次,趙曜寫給鄭溪林的信,暗衛都會謄抄一份給皇帝。
何相接過信,和劉太師一起看。
當他們看完信後,麵上一致地露出震驚的神色。
趙曜在信裏,詳細地寫了他認為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的深意。他從軍事和民心兩方麵寫的,深刻地闡述這兩方麵的重要性。
民心的重要性,何相跟劉太師是明白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軍隊的重要性,何相他們也明白,但是他們並沒有像趙曜這麼深刻的理解。
打江山的時候,將士們很重要。但是,等到天下太平,將士們就不用打仗,反而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再者,每個朝代的開國元勳的後代都會變成紈絝子弟。
在信裏,趙曜再三強調,即使是太平時期,將士們也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加強對將士們訓練,不然等到以後有外族侵略,卻沒有強大的軍隊驅趕,到時候中原又要變成人間煉獄。
“朕的小十是不是非常聰明?”當初,皇帝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被驚到了。
“皇上,十殿下的這封信寫的真好。”
劉太師手裏還拿著信,發出一聲驚歎:“皇上,十殿下可比您聰明。”他現在終於明白那位老神仙為什麼會說十殿下能給大周帶來盛世。
還有一更,不過要晚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