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了練皮顛峰,那主公你可有練什麼武器?”
劉真撓了撓頭:“這個,還沒呢!這重要麼?”
徐晃知道他不懂,便道:“主公,是這樣的,當到達練皮顛峰時,便要選擇武器了,然後按套路出招,將全身的真氣通過武器招試發出,便可將丹田真氣消耗一空,當把武器招試練得純熟時,也就突破了。”
一聽這話,劉真有點明白了,為什麼武俠小說裏的一把普通的玩意,到了高手手裏,那也是鋒利無比,那也是光彩照人,難怪有什麼身劍合一,刀身合一的玩意,也難怪練刀的練一生,練劍的練一生,最終達到顛峰。原來是這樣啊!
太史慈接口道:“我有個建議,公明刀法淩厲,大開大合,勇冠三軍,主公可學,以後千軍萬馬中,當可來去自如,而我對箭術頗有心得,不如與主公商討商討,也是不錯的”
徐晃沒有出聲,算是同意這個主意,等著劉真說話呢。
劉真還能說什麼?這麼兩個猛人當師父,那是別人求之不得的呢!
當下便點頭同意,三人一同去後院的練武場。
徐晃拿過一把木柄長刀,重約十斤,但他舞得極慢,邊舞邊講解運氣禦力,對力道的撐握,,以及對真氣的撐控,以及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的含義,將一路刀法慢慢的演練了一次,然後第二次,第三次,速度越來越快,最後根本就看不見人影,隻見得漫天刀影和那呼呼的破空之聲,刀鋒所指,塵土激蕩,當徐晃最後一刀劈下,卻是無聲無息!那刀下的長石,卻是裂成了兩半!
太史慈倒抽了一口涼氣,佩服的說道:“好一個舉重若輕!公明這對力的撐握,子義佩服!”
徐晃將刀收起,微微一笑:“子義過獎了”
劉真接過長刀,一招一試,慢慢的舞動,徐晃在一邊指點校正,太史慈則是一言未發,他清楚的知道,徐晃的武藝要比他高明許多!他也在學呢!
幾個時辰之後,劉真算是撐握了刀路,以及一些力道的撐握,真氣的運用。
算是小有成就。
算是入了刀途一門,要想成為刀中高手,隻有練,苦練,練得純熟了,方能悟得其中巧妙,方能將力與刀進行融合,當然,高明的練氣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三者合一,最終才可達到刀道的顛峰,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要靠時間跟汗水的積累才可以的。
劉真算是小有收獲,太史慈就不一樣了,經過徐晃這樣的高手在一邊點撥,那些個精髓,他當然是一點就通,一點就透,徐晃也教得性起,太史慈不懂的,他也不藏私,一一講解。
因為徐晃也知道,箭術,可是他的弱項,他也要向太史慈請教一二的。
箭道之顛,不是射出的箭有多準,而是能對箭有感應,聽風辯位就能識得箭從何方向你射來,而不是用眼睛看箭射來的方向,在達到閉著眼晴也能洞穿奔跑的戰馬頭顱後,那才是直正的箭道之顛!
從古到今,武道之顛的人有很多,而箭道之顛的人,卻是隻手可數。
(第三更新鮮出爐,收藏,紅票能來得更猛烈一些麼?明日,繼續爆發,最少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