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到貴境(上)(1 / 2)

三國時期的京都洛陽,坐落在京都城隍廟西南方的武林名宿歸千壽命的府上。

“好!好一句‘靜坐當思己過,閑談莫論人是非’。”在歸千壽會客議事廳,一個打扮華貴的中年男子站在那裏正對著主人議事廳的對聯評頭論足。

歸千壽知來人是借念出自己掛在廳堂處的題字,來嘲諷自己。他涵養甚深,毫不發怒,依然安坐椅內,泰然自若地道:“原來是車騎將軍袁紹的得力文醜文將軍助手蒞臨寒舍,失敬失敬!文將軍不是忙於服侍本初本座嗎?怎麼會竟有這種餘暇來訪我等方外野民。”

文醜負手背後,散步似的踱進廳堂,先溜目四顧,最終才落在穩坐如山的歸千壽臉上,歎道:“還不是聽聞千壽兄獲得了修道之士人人豔羨的《太平要術符咒》,侯爺他為了這件事他寢食難安,我這受人俸祿的隻好作個小跑腿,盼望千壽兄可借書一閱了?”

歸千壽心叫高明。

他還是第一次交往袁紹的人。

汝南袁家除了袁紹聲名最著之外就是座下的四大護法,其中又以這當上禁衛總管的文醜最為江湖人士所熟知,說他是繼袁紹後,第一位將袁家的家傳秘功玄天魔訣練成的人,沒想到外貌如此年青,怎麼看都似不過三十歲。

自東漢以來,其中一個特色就是由世代顯貴的家族發展出來的勢族,有被稱為高門或門閥,與一般人民的庶族旗幟鮮明。

所謂“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由秦漢以來門當戶對的概念使得不同身份的士庶之間不能通婚、同坐,甚至往來,不管在經濟上或權力鬥爭上,士族都享有極大的特權。

到了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一統天下,隨著大批功臣獲封門閥觀念又一次開始風靡,以汝南的袁姓,京都的曹姓,皇室的劉姓和世居江東的孫姓這四姓很快形成了名震江湖的四大勢族,在政治、經濟至乎武林中都有龐大的號召力。

四大家族中,隻有還是正統的劉姓皇室貴族和孫堅為代表的孫姓屬漢室望族,堅持漢人血統正宗。其他兩姓,因地處北方,胡化頗深。

袁姓雖屬胡姓,但是經曆百年已經融和在中土的文明裏,並不被視為局外人。

歸千壽想到自己因為《太平要術》和四大家族之一結下梁子固然百感交集,然而在平常人眼中卻是氣定神閑,油然道:“歸某人一向閑雲野鶴慣了,向來不懂奉迎之道,更是喝敬酒不喝罰酒的人,《太平要術》自從從黃巾賊張角那裏幾經周轉落到歸某人手上後就曉得是不安之物,早已經將書毀去,文將軍還是回去向侯爺代為說明。”

兩人打一開始就唇槍舌戰,不情願善了,形勢頓呈拘束起來。

文醜瞧了歸千壽好一會後,吃驚道:“若千壽兄能毀去寶書,那此書定非南華老仙的《太平要術咒符》,毀掉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千壽兄這種立場,恐怕對你百忍道場的諸學子卻是有害無益,有可能還禍及他們的父母子女,道佛兩家不都是講求積德行善嗎?千壽兄似乎有違此旨呢!”

歸千壽聽他威脅的語氣,更知他所言不假,最終臉色微變。

就在這心神略分的刹那,文醜立馬出手,隔空一拳擊來。廳內的空氣馬上變得一股強勁的氣勁,假如不是歸千壽內功精純,怕是立要七孔流血。

不過此刻歸千壽他也絕不好受。

換了是一般大家發出拳勁,一定會清清楚楚的生出一股拳風,擊襲對手,然而文醜這一拳發出的拳風,似無似有,就像四下的空氣都給他帶動了,由上下四方齊往歸千壽擠壓過來,那種不知針對哪個目標以作出還擊的無奈感覺,最是要命。

歸千壽依然安坐椅上,全身衣衫鼓漲。

“蓬!”

氣動交擊,形成一股渦漩,以歸千壽為中心四處激蕩,附近家俱桌椅,風掃落葉般騰挪破裂,滾往四方,最終隻剩歸千壽一人一椅,獨坐廳心。

文醜臉現吃驚的神色,收起拳頭。

歸千壽老臉抹過一絲紅潮,突然間斂去。

文醜哈哈笑道:“不愧百忍道場第一人,竟純憑護體氣勁,就擋我一拳。就看在此點上,讓我文醜再好言相勸,若千壽兄痛痛快快交出寶典,並從此在江湖上銷聲匿跡,我可念在江湖同道份上,放千壽兄和百忍道場一馬,這是好意而非惡意,生榮死辱,千壽兄一言可決。”

歸千壽心裏麵牽起無比荒旦的感覺。

自獲得這道家瑰寶《太平要術咒符》後,歸千壽將腦袋想得都破了,還是一無所獲,心境反沒有得書前的自在平和。眼下竟又為此書招惹了當今權貴袁紹,甚至可能牽涉到弟子被殺,以至乎將當地所有百忍道場解散,這是不是就是懷璧其罪呢?

他肯定不會蠢得相信文醜會因他肯交出《太平要術咒符》而放他一馬,以袁紹的暴戾,實質上是他想將寶典收歸囊中,一旦讓他成功哪肯輕易放過自己。

方才與文醜過了一招,他已摸清楚對手的“玄天魔訣”實是一種奇異無比的旋勁,比之一般直來直去的勁氣,難料難防多了,可是曉得歸曉得,他依然沒有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