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張正是知交好友,張正上書前曾來找過他,將自己家中老母妻子托付。
那時他就猜到張正或許要出事,隻是沒想到竟會這樣快。
宴雲何步入書房,見到立在書房中央的周重華,一撩下擺,便要行禮。
這是他自邊疆戰事穩定,奉命回京後首次拜見恩師。
周重華上前攔住了他,仔細打量他的麵容,這才欣悅點頭:“長高了,結實了。”
當年在東林書院,宴雲何的文章未必做得最好。
他愛騎射刀槍,不守院規,總是帶著一般紈絝子弟在書院裏招貓逗狗,惹是生非,時時氣得書院裏的先生找院長周重華告狀。
周重華總說宴雲何雖然行為跳脫,但本性不壞,好好教導,日後必成大器。
宴雲何也的確在九年後證明了這一點,可同樣是周重華的弟子,曾經最被看好的虞欽,現在卻成了清流最為厭惡的錦衣衛。
周重華顯然想到了那被他拒之門外的另一個弟子,輕輕歎了口氣:“虞公若還在世,見到他的子孫竟成這般模樣……”
他掩麵而歎,顯然為此痛惜不已。
是啊,誰能想到虞欽會變成這樣。
邊疆風沙極大,夜裏卻漫天繁星,寂靜至極。
宴雲何站在那高高的城防哨所,背對明月,望著京城的方向,也曾想過虞欽。
現實遠比想象更殘忍。
時過境遷,舊人早已麵目全非。
虞欽(攻)x宴雲何(受)
第二章
宴雲何來見恩師,為了張正一事。
張正入獄,以周重華的性格必要上書求情。可周重華作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手中並無實權。
元閣老既然不顧陛下顏麵拿張正開刀,就不會忌憚區區一個周重華。
若是因此將周重華定罪,院長一職空出,元黨勢必把東林書院變作吸收人才的溫床。
無論如何,這事絕對不能發生。
朝堂之事,穩定為上,若是一方勢力過於壯大,局勢都會失去平衡。
隻是不知虞欽這次前來,是為了能夠更輕易定罪,還是太後也不想讓元黨這般得意。
周重華不是蠢人,他自然知道宴雲何來訪之意:“淵之上書前,曾將家中老母托付於我,亦再三強調,若他出事,我千萬不要冒險求情。”
“可人生在世,難得至交好友,我又怎能眼睜睜見他身陷囹圄而不顧呢。”周重華激動道。
宴雲何隻等恩師宣泄完情緒,才沉穩答:“老師放心,陛下不會不管。”
周重華雙眼微睜,定定望著宴雲何,握住他雙手:“有你這句話,我便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