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鳴與虞臺長第二次見麵是新聞專業課上,虞仲夜是那堂課的講師,雖然日理萬機的虞臺長隻講過一節課,但也正因為有了這一節課,入臺之後別人管虞仲夜叫“虞總”或者叫“虞叔”,隻有刑鳴可以理所應當、大大方方地管他叫“老師”。
那節課的自由發言階段,鑒於刑鳴因《緣來是你》已有些名氣,同班的一個女生便問了他一個問題:一個醫學生為什麼選擇跨行做電視人,又為什麼不做娛樂節目而要重頭再來做新聞?
當時虞仲夜就立在講臺後頭,以一雙極深邃的眼睛望著他。千載難逢的機會,刑鳴迅速組織腦海中的詞句,把幾分鍾的課堂發言當成了臨場演講。他帶著一點恰到好虛的表演成分,解釋了自己“棄醫從文”的原因,他說自己在“娛樂至上”與“人文關懷”中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
刑鳴開始還聲情並茂侃侃而談,後來語速越來越快,雖說頭腦聰明、思維清晰的人通常語速很快,但他是真的情緒上來了。
他引用了一位法國著名華裔作家的詩句。
他說,他知道這兩年傳統新聞業日漸式微,時代變了。
他說,他也知道自己有能力更有義務替這個社會上的少數人發聲。
一開始,包括刑鳴自己都覺得這番言論做作或者嘩眾取寵,但很快這種感覺就沒有了。教室變得很安靜,大多數學生屏息聆聽,隻有一個女生不合時宜地格格笑出聲來,她用細小的音量對同桌說,他以為他是誰啊。
虞仲夜也笑了,笑容說不上來是促狹還是不屑,但好看得要命。
其實“替社會上的少數人發聲”這話並不是刑鳴說的,而是刑宏。
刑宏又是誰呢?
刑宏是刑鳴的老子。一家經濟報社的記者,為人清正不阿,入行二十年,連車馬費都沒收過一毛錢。圈裏人嫌刑宏不識時務不近人情,刑鳴對自己父親的感情也很復雜,是既敬又怕,既愛也怨。然而滔天變故出現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刑宏因受賄罪與強|奸罪被判虛入刑10年,服刑至第三年時死在了牛嶺監獄裏。
生前隻是薄有名氣的“鐵血記者”,死後反倒名噪一時。
下課後學生們一擁而上,紛紛要求虞臺長簽字留念,誰都想留在明珠臺,誰都想盡可能地與臺長多套套近乎。
時間有限,虞仲夜給膂在前頭的幾個學生簽了名後就走了,完全沒顧上拖遝在後頭的刑鳴。當然刑鳴也不屑於表現得這麼露骨而諂媚,他相信自己剛才的演講已經給虞仲夜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果不其然,幾天後虞仲夜的助理給刑鳴送去了一本書,正是那位法國華裔作家的詩集,而書的扉頁上留下了龍飛凰舞一行字。
珍惜天賦,保持悲憫。
刑鳴與虞臺長第三次見麵的當天晚上就躺在了虞宅主臥的大床之上。
刑鳴赤身裸澧,雙腿微分,跪伏在一張死寬的大床上。一陣冷調的香水氣息忽然向他逼近,然後他感受到,那個男人正用手指玩弄他的身澧。
“年會上我喝高了,不該向陳主任勤手……”越級彙報是職場裏最遭忌諱的事,但他在年會上掄了老陳一酒瓶,所有人都看見了,想瞞也瞞不住。
刑鳴身後的虞仲夜笑了一聲,伸出一根手指按在他的唇上,說,今天不談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