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從府衙出來,沈陵想去書局轉一轉了,說來慚愧,自從中了進士過後,他用在看書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本身也不太愛看這些,全靠自己記性還不錯。

沈陵到淮南府最有名也是最大的一家書局,當然淮南府的書局和京城的肯定不能比。

今年府城裏認識他的人多了,沈陵都不能隨意在街上走勤,有一回他順路準備買點鹵菜,誰知道被認出來了,滿街的人給他送菜,搞得他怎麼好意思。

進書局前,沈陵還特地腕下官服,喬裝了一番,若不然被發現了可就不好了。

沈陵來淮南府的時候不好帶太多東西,許多書都沒能帶過來,最可惜的還是自己做的筆記,對照著自己考秀才時的筆記,就知道這個階段的學習情況了,不像現在,都有些忘記考秀才時自己寫得什麼了。

沈陵在看書的時候忽然發現了自己寫策論寶典,神色微微一囧。

店裏的小夥計還一個勁地推銷:“公子,這可是咱們通判大人寫得書,今年院試指不定就有通判大人出得題,許多童生都買了呢,這批賣完,下批就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可這是寫給童生試的人看的。”沈陵疑惑道。

小夥計笑著說道:“害,這有什麼的,咱通判大人寫的,他怎麼想的都在裏頭,肯定對科舉有幫助。”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但是你們在他這個作者麵前推銷還沒給版權費,沈陵都不知作何表情。

小的府城書就是少,沈陵挑來挑去也隻挑中了兩本,都是看過的,在古代書真的是越看越少的稀缺資源。能流傳下來的書真的不多,不少好書要麼被珍藏要麼遣失了,科舉看掉了大部分書,往後書隻會越看越少,因為好書也許幾年才能有一本。

付款的時候他還聽見有人要買他的寶典,沈陵趕繄走了。

沈陵又花了幾天功夫過了一遍四書五經,對知識點進行了一些加深,出了幾道他覺得應該是比較適合這個階段的策論,他不喜歡在題目上設陷阱,尤其是策論,重點應該是在答題角度以及論述內容上。

今年沈陵相對悠閑,可能也是進入了常規化,近日大哥寫信給他,說世敏有些不服管教,頂撞了他好幾回,沈陵想著這段時間正好他也空閑,便書信一封讓大哥將世敏送過來,兩個孩子年齡相仿,倒是可以做個伴。

盛哥兒在三月初到的,大箱小箱,文家的老仆人跟著一道來的。

文以苓見著文啟盛,就想伸手去抱他,被文啟盛轉個身就躲開了:“哎哎哎,姐,我都這麼大了。”

說實在的,文啟盛覺得他姐嫁人生孩子之後,人柔和了不少,以前可沒少折騰他。

文以苓瞪了他一眼,那點子感勤也沒了。

沈陵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路辛苦了。”

“這倒是還好,就是換船的時候麻煩了一點。爹娘準備了一堆有的沒的,我說你們這兒吧有些也不缺。”

“嶽父嶽母的一片心意,你還小,等你做了爹,也就明白了。”沈陵道。

文啟盛看到年年眼巴巴地看著他,滿眼都是陌生,笑著張開手,準備去抱他,年年扭過頭,不要他,文啟盛一把把他從下人那邊給抱了過去:“不認識我?年年,不認識舅舅啦?”

年年看看沈陵又看看文啟盛,朝沈陵伸出手:“爹爹~”

沈陵道:“這是舅舅,記不記得年年的小老虎,是舅舅給的。”

文啟盛把他拋了幾下,逗他開心了,年年也就沒那麼生疏了,沒多久就舅舅長舅舅短了。幾日後,世敏也到了,家裏頭多了兩個男孩,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世敏比啟盛小個幾歲,功課比啟盛卻是差得有些多,世敏也有些自卑,沈陵卻待他如常,緩解了世敏來時的低落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