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孝子機了?沒了?不是剛到貨嗎?”
“掌櫃的, 我們家定的孝子機要等多久啊!”
“我老娘六十大壽,我就等著這架孝子機呢!”
“沒了沒了, 都沒了,這不雕花的都得等,咱們城裏的大戶邱家都是等了半個多月的,哎都再等等吧。”掌櫃的翻開預定的名冊,把今天訂的幾個人都給記上去。
這種情況還在很多地方上演, 孝子機也因為仿製難度高,很少能出現仿製品,甚至出來了有人花上百兩銀子求一架。
自打今年年初開始, 這孝子機就成了全天下有身份有地位人都要買回去給自己老娘的, 聖上送給太後的一片孝心,太後收到後這病立即就好了一半,皇宮裏別的東西不知道, 可這孝子機是他們買的起的,彰顯孝道的。
尤其是做官的,這個時候不跟風拍馬屁還等什麼時候, 朝中便開始了這個風氣,讀書人稱贊聖上以孝治天下, 天氣孝氣盛行。
用後世的話來說:皇帝同款。
沈陵家這個生意都不用打廣告的, 這縫紉機送上去,聖上還賜了一副字,母慈子孝。這副字顯然是賜給沈陵和方氏的,方氏當場激勤得昏過去了, 沈老頭和崔氏也沒好多少。
沈家乳成一團,是歡喜得乳作一團,那副字以後就當做傳家寶供奉了,沈老頭每天去看一眼,年前沈家搬入新家了,沈老頭做了個香火房,專門供奉祖先,那副字就擺在那房間裏。
沈家也水漲船高,也能被稱為小鄉紳了,這縫紉機日進鬥金,家裏先是買宅子,再是買地,根據通貨膨脹,錢留在手裏隻會越來越不值錢,買宅子和買地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沈老頭年前就給沈陵在府城買了棟一進的小宅院,離府學不遠不近,明年方氏就進城照顧他。
過了新年,沈家的頭等大事就是三妞的婚事,原本定在去年年底,但兩家都忙著縫紉機的事情,商量著把婚事推遲到年後,新年裏頭辦了,喜上加喜,這樣也不耽誤做活。原本這婚事隱約是齊家高一頭,可自打這沈家的縫紉機得了聖上賜名孝子機,還帶著齊家一起做生意,就不一樣了。
三妞嫁過去可是底氣十足,現在這孝子機,別說富戶,高門大戶都排著隊兒,三妞的嫁妝裏一臺孝子機就夠讓人眼紅了,更不用說沈全給她添的銀子布匹之類的,外頭都說沈家這嫁女兒一山更比一山高。
不少人家都懊悔呢,沒能早點定下三妞,現在沈家這個勢頭,以後肯定差不了,可惜沈家下麵就沒閨女了。
當然齊家送來的彩禮也是厚實得很,現在齊家三房鐵坊可都靠著沈家才能發起來,作坊裏十幾個鐵匠一起在做,齊三老爺現在逢人就說沈家的厚道,對這門親事可是百般滿意。
大件的嫁妝要提前送過去,尤其沈家有兩臺大器件,齊家的親戚來觀禮,看著那織布機和孝子機抬進來,齊家的親友都發出一陣驚嘆。
齊老爺和齊太太也是顏麵有光,這門婚事他們還是媒人呢。
沈陵把嫁妝送過來,笑著同齊三老爺夫人,齊老爺齊夫人招呼:“伯父伯母,幹爹幹娘。”
“這就是沈家的小秀才公啊,不愧是讀書人,生得可真俊秀!”齊家的親戚紛紛誇贊道。
“這模樣可真俊,都這麼高了。”
齊老爺笑著攬過沈陵,得意之色盡顯:“也是我幹兒子,陵哥兒,這是舅老爺……”
沈陵跟著他喊了一圈人,齊家近一點的親戚他都認識,跟著齊子俊一道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