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學書法(2 / 2)

其實楊老師這樣的還算好,起碼拚出來的是漢字的讀音,學生還能聽得懂。王悠聽姐姐說她們初中學英語更搞笑,因為以前沒開英語課,也就沒有專門的老師,英語老師都是臨時抽調幾個相對年輕點的老師到縣裏集中培訓了兩個月就上崗了,每次上課都要把門關上,怕讓教室外麵的人聽到,教的音標一天一個讀音,學生學得是頭昏腦脹,不知道到底哪個讀音是正確的。後來幹脆也不教音標了,直接教單詞,老師在家先放磁帶聽單詞,然後用讀音相似的漢字標記好,再按漢字的讀音教給學生(別不相信啊,淨璃就親眼看到過自己初中的英語老師在書上標漢字),那個發音啊慘不忍睹!

很多時候王悠在課堂上都睡了過去,但是又不能不去上學,隻能繼續睡覺或者發呆,她這個樣子倒是讓陽真真很高興,常常得意洋洋地在王悠麵前走來走去。要是以前,王悠還會逗她玩一玩,可是想在自己都煩得很,根本沒心情跟個小女孩計較,對她的小動作視而不見,倒是劉燕看不過眼,經常奚落陽真真。

家所在農村太偏僻,連個小書店都沒有,這讓喜歡看書的王悠很是難受,好懷念後世規模宏大的圖書城,網上的電子書庫裏海量的各類書籍。再這樣整天無所事事也不是辦法,要想自由地到外麵去看看起碼得中學以後,可是現在還是在上小學一年級,就算再怎麼跳級最多也就跳到跟哥哥一個年級,那樣的話小學最少得年兩年。王悠不想浪費這難得的重生的日子,這兩年除了學習總得再找點什麼事情來做才好啊,自己現在隻有六歲,學什麼都還來得及,隻是學什麼好呢?

跳舞?王悠搖了搖頭,自己學校最年輕的老師都有三十多歲了,還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沒人會跳舞。象棋?這個能鍛煉大腦,讓人靜下心來,可是也沒人精通這個,都是隻會點皮毛。樂器?自己學校倒是有一架風琴,但是沒人會彈,放在一間空教室裏灰都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自家老爸倒是會拉二胡,可是也僅限於最簡單的曲子,還是算了吧。書法?學這個也不受什麼限製,書寫工具也容易找,有些家裏都有現成的,還可以修身養性,讓人靜得下來。隻是找誰教呢?對了,可以找廖爺爺啊。

廖爺爺就住在學校旁邊,人很好。有些家住得遠的學生中午帶飯到學校吃,夏天還好,冬天吃冷飯就不行了,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大家都把自己帶的飯拿到廖爺爺家去加熱,每次廖爺爺都笑嗬嗬地在自己的小煤爐上給大家把飯蒸熱。前世王悠也是跟著同村的一個同村的姐姐去那裏玩才知道的。當時隻知道廖爺爺家有很多書,還有好多外國人的照片,後來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悠才從爸爸那裏知道了廖爺爺的故事。

廖爺爺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聽說是某個主力師的參謀,曾被派往國外的軍校進修,解放前夕國民黨逃亡台灣的時候,因為廖奶奶有嚴重的心髒病禁不起長途奔波又有三個年幼的兒子,廖爺爺就放棄了去台灣的機會,帶著老婆孩子回到了家鄉,可惜廖奶奶在特殊時期的時候受不了壓力心髒病發作去世,三個兒子也因為各種原因跟廖爺爺斷絕了關係,特殊時期結束後,廖爺爺就一個人住在學校旁邊的老房子裏。因為每個月政府發給廖爺爺的津貼彙款單都是王思涵去送,有時候也順手幫廖爺爺幹些挑水、做藕煤的重活,所以跟廖爺爺關係很好。

廖爺爺的鋼筆字毛筆字都寫得很好,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有很多人找他寫對聯,王悠也沒期望自己成為大書法家,隻要自己的字幹淨漂亮能見人就行,以廖爺爺的水平教她是綽綽有餘。

但是這事還得爸爸出麵才行,自己一個小屁孩找過去肯定不行。王悠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消磨時間的好辦法,決定今天回家就跟爸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