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趕集(上)(1 / 2)

日子在王悠的學習跟玩樂中過得飛快,眨眼間到了八月十五號,王玉因為開學就是初三畢業班了,所以開學前要補十多天課,今天就開始要到學校去上課。

王悠的學習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在有所保留表現的情況下,學會了一百個數字的讀寫,十以內的加減法,簡單的十幾個漢字。******、劉燕、劉小菊也跟著學了一些,她們可不像王悠這個偽小孩,聚在一起主要還是玩,學習隻是順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悠的刺激監督下,王鴻的暑假作業差不多做完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看大胖找自己借作業抄,王鴻心裏說不出的舒坦,這種感覺還真不賴,考慮以後是不是要按時完成作業,好像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王悠要是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估計會高興得跳起來,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王悠考慮這幾天就跟父母提上學的事,隻是自己年齡不夠不知行不行。

在農村,大人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幹活,哪有時間管孩子,都是大的帶著小的,要麼就交給家裏的老人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不太重視,自己本就識字不多也就談不上輔導孩子學習,隻要孩子不留級就行,很多孩子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尤其是女孩子,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認為女孩隻要會洗衣做飯幹家務就行,反正早晚都是別人家的人,讀太多書不劃算,小學畢業就輟學在家的不在少數。

可能是自己想上學的時候條件不允許,喜歡讀書見過世麵的王思涵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對自家孩子上學一直是支持的態度,在王玉上學的時候就表示,三個孩子隻要考得上,他都供,王悠現在要上學肯定會同意。

果不其然,聽王悠說要上學王爸爸毫不猶豫地同意了,胡敏也沒什麼意見。對於王悠擔心的年齡問題,寵孩子的王爸爸也表示親自去找校長談,一向貪玩的小女兒主動提出要上學他當然要全力支持。

女兒要上學,胡敏決定逢集的時候去鎮上給她買套新衣服,這可是很難得的事,王悠一直都是穿姐姐穿過的舊衣服。雖然現在的款式不怎麼樣,有新衣服穿王悠還是很高興的。

胡敏說的鎮上可不是離家隻有四裏地的那個隻有一條街的雲台鎮,而是十幾裏路以外的大鎮高平鎮,。前世王悠是在上初中後才第一次去的那裏,現在媽媽要去王悠也想跟著去見識一下八六年的高平鎮趕集是什麼樣子。經不住女兒的軟磨硬泡,胡敏最終點頭同意了,王鴻也磨著要去,鎮上有個冷庫,專門批發零售冰棒,特別是那裏賣的冰糕,因為容易化,平時推著車馱著泡沫箱子走街串巷賣冰棒的小販很少有得賣,被王爸爸帶著去過一次冷庫的王鴻對那裏的冰糕是念念不忘。胡敏想著已經帶了小女兒再多帶一個也沒什麼,跟王鴻說好不許亂跑什麼的就答應了。

高平鎮逢農曆一、五就是約定俗成的集市,周圍幾個鄉的人都會到去那裏趕集。十五日大清早,胡敏就叫起了三個孩子,簡單地吃了早餐,王玉背著書包去上學。

胡敏則帶著王悠王鴻去鎮上,三個人先步行到雲台鎮。前世胡敏就是在這裏做生意,後來在這裏建房子定居。

四處打量了一下,現在的雲台鎮還狠簡陋,中間是一條三米多寬的土路,路兩旁有大概八到十個小店鋪,賣一些南雜啦,布匹啦,小百貨什麼的,鄉裏的供銷社,信用社,糧站都在這裏,到市裏的班車也是在這裏出發。整條街加起來也就不過兩百來米長,但是到王悠重生前,這裏發展得還是蠻不錯的。

逢集的時候會有一些小四輪在這裏拉客送到高平鎮去。王悠跟著媽媽哥哥爬上一輛小四輪後麵的車鬥裏,沒座位要站著,大人要五毛錢車費,王悠跟哥哥這樣的小孩不要錢,一會兒就站滿了一車人,開動出發了。車上的都是一個鄉的基本上都認識,湊到一起就開始八卦聊天,這不胡敏就跟村裏的李四嬸聊得火熱。王鴻也在車上看見了他的一個同學,高興地擠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