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正在緊鑼密鼓籌辦時,水橋村的蒙學,已經風風光光的開學了。
夫子是城裏請的一個,李秀才學堂中去年勉強過了童生試的年輕人。
這年輕人叫張向明,以前與趙策也是同窗。
在去年勉強過來過了府試,成為童生後,家中實在是拮據,恐怕都支持不了他繼續往下考了。
所以在聽說趙策村裏在辦蒙學,需要一個教小童開蒙的先生時。
李秀才便推薦了他過來。
水橋村的待遇還算不錯,他作夫子也算是有一個正經的營生,還能繼續苦讀。
正好水橋村蒙學的先生,也不用科舉成績多好。
隻要脾氣好,有耐心,肯教便行。
於是張向明就這樣通過了麵試,也在今日穿戴整齊,與趙策等人一同參加了水橋村蒙學的開學儀式。
祠堂的偏門處。
上麵高高掛著一個趙策親手寫下的牌匾——“育才蒙學”。
村民們都帶著自家適齡的孩子,早早的便激動的候在了學堂外。
這群孩子,小的隻有三四歲,還掛著兩條鼻涕。
大的則有是十三、四歲。
趙策與水橋村村長趙有才,坐在了正中間。
還有即將要成為先生的張童生,則坐在了旁邊。
鞭炮燃放後。
孩子們便在趙文生的指點下,排著隊走了進來。
向坐在正中的趙策兩人規規矩矩的磕頭行謝禮。
趙有才受著孩子們的行禮,激動的連連拿衣袖抹著眼裏的淚水。
他做夢都想不到。
他們水橋村,居然能在自己的帶領下,能走到如此地步。
盡管這些都是趙策的功勞。
但村子是他們大家的。
趙有才作為村長,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因此這謝禮,他自然是能安安穩穩的受下。
等孩子們行完禮後,大家都站了起來。wap.bΙQμGètν.còM
趙有才穩了穩心神,才跟他們說起了學堂的規矩。
“每日卯時開始晨讀。”
“巳時下學。”
“若是有想要留在學堂自習的,可以在下午過來繼續讀書。”
“每旬休沐一日,遇節假日會提前通知放假事宜......”
“學堂內不可嬉戲吵鬧,違者笞之。”
“若是有連續三年不良記錄者,學堂會視情況將違者提前肄業......”
“......”
趙有才作為村長,在村裏一直都頗具威嚴。
孩子們雖然不懂事,但也知道村長說話,他們都是要認真聽的。
所以聽的懂也好,聽不懂也好。
大家都睜著一雙眼睛,看著趙有才。
趙有才把和趙策提前商量好的話,都一樣一樣的念了出來。
他這次說話,竟然罕見的磕巴了兩次。
實在是心情太過激動了一些。
但也總算是順利把族學裏的學習規矩說完了。
趙有才說完後,看著趙策有些緊張。
“我說的不好,也不知道這樣是否合規矩。”
趙策笑道:“大伯,這些無所謂的。”
“我們自己的族學,規矩如何都是我們自己定的。”
趙有才撓了撓頭,憨笑了一下。
以往他對著村民們公布事情和商量事情時,好像都沒有今天這般緊張過。
畢竟如今關乎的,可是水橋村多少人家的前途。
趙有才說完,便讓趙策也說幾句勉勵的話。
趙策在大家的口中,已經是文曲星下凡的神仙人物。
他的勉勵,眾人自然恨不得豎起耳朵來聽。
趙策看著村裏這些孩子們天真的眼睛。
其中有幾個,還是以前他給過豬油渣吃的小屁孩。
他們大多數都是隻字未識,也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概念。
趙策想了想,語氣認真的開口說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希望諸位以後成為一個對家國有用之人。”
學生們似懂非懂。
但都被趙策語氣中的認真所感染,個個臉上也都崩的很緊。
趙策說完後,笑了笑。
讓張童生帶著眾人到自己的課室去看看。
新學期,他專門購置了一批嶄新的文房四寶。
因為是族學免費供應的,所以買的都是最便宜的文具。
報了名的學生,都可以領到一份文房四寶,等待明日正式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