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秦滅亡之後,楚、漢相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追究漢朝至於混亂的原由,開始於桓、靈二位帝王。漢桓帝禁錮黨人,崇信宦官。等到桓帝死去,漢靈帝繼承皇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當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密謀誅殺之,行事不夠機密,反被宦官所害,中宮宦官從此更加驕橫。後有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漢靈帝非常尊重寵信張讓,稱之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七月,這一日靈帝升坐溫德殿,忽然天降暴雨,電閃雷鳴中隻見庭柱上盤踞著一條大青蛇,嚇的靈帝跌坐地下,群臣大亂。這青蛇化做一道閃電,消失在東北方向。
這時的冀州常山國的真定府也是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天空中一道耀眼的閃電中,一道人影從天而降。
劉準艱難的睜開雙眼,隻看見自己躺臥一片茂密的叢林中,周圍一片焦土,旁邊一些樹木還在燃燒,“我這是在那裏?”劉準閉上困乏的眼睛,極力回憶發生了什麼,可是頭腦中一片空白。
“這位先生,你怎麼樣了?傷著那裏了?”不知過了多久耳邊傳來關切的問候聲。劉準重新睜開眼睛,這時發現旁邊蹲著一位英氣逼人的古裝少年,自己正被對方一隻手擁在懷中,另一隻手中拿著裝水的皮囊,正在給自己口中喂水。
“我隻是感到有些困乏,似乎沒覺的那裏不舒服。”劉準活動了一下四肢後回答到。“多謝小xiong弟援手,不知這是那裏?”
“這裏是常山的真定。”少年回答道“先生真是神人,我在前麵避雨,見一道閃電將你劈入這裏,還以為必然性命難保,趕忙過來救助,不想先生竟然毫發無損。”
“常山的真定?”劉準聽聞不覺一驚,心想我怎麼會到這裏?連忙問到:“是河北常山嗎?”
“不錯,正是冀州常山的真定府啊!”少年答道。
“冀州?”劉準的心中更覺驚奇,“小xiong弟,現在是那一年啊?”
“光和五年呀,先生難道記不得時間了嗎?”少年不覺得有些奇怪。
“當下不知是那一位天子在位?”劉準疑惑著又問了一句。
“現今天子是由解瀆亭侯即位的諱宏的。”少年回答說。
天那,劉準不覺心中哀歎,我怎麼莫名其妙得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漢末!漢靈帝?光和五年?黃巾起義應該是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還有兩年不是就要亂世來臨?我是怎麼來的?我該怎麼辦?越想越覺得頭疼。
“先生你怎麼了?”少年看到劉準半晌不說話,坐在那裏發呆,不覺問道。
“啊!啊!沒什麼,沒什麼。不知小xiong弟如何稱呼啊?”劉準心中決定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搞清楚再說。
“在下姓趙名雲,字子龍。”少年答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可否相告?”
“趙子龍?”劉準心中一陣狂喜,上天待我真還是不薄啊,剛回到古代就遇到了三國名將趙雲,莫不是讓自己來這亂世有一番作為?暗下心思告訴自己不要辜負了這個難得的機遇,回到三國的機遇能有幾人遇到?剛到就遇到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將領又能有幾人?
“在下姓劉名準,字高德,乃幽州琢郡人氏。能和趙兄弟在此相遇實在是有幸啊!”劉準急切間給自己編了一個字。
“小弟能與劉兄相遇也甚覺有幸,不知劉兄下一步如何打算?”趙雲問到。
“我現在不知如何到了這裏,又該去向何處?”劉準茫然的說道。
趙雲盛情約請道:“小弟的家離此不遠,不如劉兄先到小弟家中歇息後,再做打算如何?”劉準正在不知去那裏安身,連忙謝過答應下來。兩人一路朝著真定府走去。站起身後,劉準看到趙雲身高與自己相當,在一米七十八左右。
一路上兩人說說談談,互相介紹了自己的一些情況。原來趙雲此次是剛從師傅童淵處學藝出徒,正在歸家途中。趙雲今年十五歲(趙雲的出生有公元158年和168年兩種說法,本書根據需要采用公元168年的說法),幼時隨父親學習家傳武藝,五年前父親去世後,被家裏送去向著名武師童淵習學槍術,現在藝成回家。家中老母也已去世,隻有兄長趙玄和妹妹趙雨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