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遼東之戰已經三個月了,公孫瓚安排好劉備之後。立馬開始對於幽州和冀州一線的布防。遼東有張飛總覽全局,王平,陳維,柳秦,在旁輔佐。外加大儒管寧和關靖在一旁幫襯,可謂固若金湯啊。
這管寧,原本因黃巾之亂而逃到遼東的,公孫度幾次聘請也不答應,每次多是聊聊風雅,絕口不談軍事。但此人卻成就了公孫武一箭定遼東的佳話。
那日公孫武率軍攻打帶方,帶方守將乃是公孫度的心腹陽儀。在公孫武大軍到城下時,陽儀還在幻想著公孫度率軍回救。但公孫武親自攻打城池,直接破滅了陽儀的幻想。這是陽儀一位下屬看公孫武親自帶隊攻打城池,於是躲在旁邊想暗放冷箭,誰知趙雲就在他旁邊,當時橫槍一個格擋就躲了過去。
此時管寧的一位弟子在陽儀的旁邊,十分看不慣這種行為,再加上平時陽儀很不得忍心,於是此人直接在陣前反水,帶領自己的親衛直接挾持陽儀,此時一直關注戰事的管寧也坐不住了,立馬來到城頭上,對公孫武說道:如果你肯接受我的二個條件,我便拱手讓出帶方。
公孫武也在剛剛的那支冷箭的陰影下還沒緩過神來,旁邊的趙雲代為答道:先生隻要不提太過分的要求,雲,且帶我家公子答應了。
管寧笑道:第一,不許傷害城中的無辜百姓。第二嘛,我聽聞公孫瓚的侄子號稱煞神,不知可否一箭射中城牆上的旗杆,若是其中有一樣完成不了,那就請回吧。
公孫武剛剛緩過神來,就聽到這句話,心裏冷笑道:我大軍壓境,你說走就走啊,有病。而後對趙雲小聲道:我那箭術學了才幾個月,怎麼射的中啊。趙雲不理睬公孫武的話,直接取下馬上的弓箭,遞給公孫武嚴肅道:打仗少死人畢竟是好的,記住,射箭時,心中一定要靜,而後不要猶豫,瞄準一箭射出。
公孫武接過趙雲遞來的弓箭,看了看城上那杆黃色的戰旗,,作勢拉起了弓弦,彎弓滿月。在無數人的注視下,公孫武閉著眼睛找著感覺。但直到滿頭大汗,依然沒有射出那一箭,底下已經有些竊竊私語了。
最後,公孫武看了眼蒼天,心中默念道:老天,如果你讓我來到這個亂世,是為了成就王者業,那此箭就中,若不是,則不中。說完盯著城上的旗杆看了一眼。
嗖,一陣破空之聲。接著城上的旗杆一下掉下了城樓,城下的所有人歡聲雷動,就連趙雲也是滿臉的喜色。但公孫武卻是一臉的震驚,喃喃自語道:難道,我真的是什麼豬腳級的人物。可是老天你可以把我傳回去嗎,我想家了。
就這樣,管寧獻城,並且公孫武在知道管寧是當世大儒,就死皮賴臉的拜人家為師,而後以師徒的身份,半磨半拉的讓管寧出馬了,出任遼東二把手。直到最後管寧看見公孫武就躲起來,趙雲笑說公孫武可是古今第一人啊,第一個把自己老師嚇跑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