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回答道“司徒大人已經命人前去修築受禪台,就等主公前來。”
董卓聞言不由得大喜道“怪不得我昨日做夢夢見一條龍附在我身上,今日果然應證,時不可失啊。”說罷,命手下李催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率領飛熊軍三千人守住郿塢,自己則帶著少量精銳安排車架跟著李肅前去長安。
董卓先是拜別自己的母親,董母說道“吾兒將去何處?”
董卓答道“兒子現在去受那大漢的禪位,母親不就便是太後了。”
董母說道“吾兒,近日我感到心神不寧,恐怕不是吉兆?”
誰知道董卓卻是說道“母親不日便是國母了,豈能沒有點預兆?”
董卓拜別了自己的母親之後,臨行之前卻是告訴貂蟬道“吾若是天子,必然立你為貴妃。”貂蟬知道這是自己的義父要誅殺董卓了,不由得高興得起來了,董卓見狀自以為是因為自己要當上皇上才高興的,心中卻是更是得意非常。
董卓乃是天象轉生,此時麵臨亡身之時,卻是天有預告,董卓與李肅倆人未行多遠,卻是董卓所乘的車子,一個輪子壞了,董卓見狀無奈隻得下來乘馬,乘馬未行十裏,馬突然受驚掙斷轡頭,董卓見狀問李肅道“車折輪,馬斷轡,這到底是吉兆還是凶兆?”
李肅靈機一動說道“此乃太師應證上天詔令,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征兆。”董卓聞言大喜,又行數十裏,卻是突然狂風大作,混霧漫天,董卓問道“此又何解?”
李肅說道“主公榮登大寶之位,必然有天威降世。”董卓聞言覺得甚有道理。
這一路之上又有許多事情發生,待到董卓趕到長安卻是傍晚,董卓便在長安城中的太師府中歇息下來,呂布前來恭賀董卓榮登大寶之位。董卓見狀大喜道“待吾登九五之位,吾兒必為天下大將軍一職。”呂布聞言拜謝道,心裏卻是不屑一顧。
次日清晨,董卓入朝中,見群臣都各自穿著朝服,在道路倆邊迎接董卓,董卓見狀大喜命李肅手持寶劍跟著董卓的車架一起前行,到了北掖門,董卓的士卒都被擋下,董卓見狀問道“此乃何意?”
李肅聞言急忙說道“此乃天子禪讓之禮,士卒卻是血腥之氣甚重,乃是不祥之物,不得進入。”董卓聞言點了點頭,命士卒在門外等候,隻帶著呂布等人進入北掖門之中。未行多遠,董卓遠遠地看見王允等人卻是各執寶劍立於殿門之前,董卓見狀不由得心中一跳,問李肅道“持劍乃是何意?”李肅卻是裝聾作啞假裝沒聽見,命車子快行。王允看見董卓的車子已經來到大殿之前,站出來大喝道“反賊在此,武士何在?”隻見殿門倆旁轉出全副武裝的百餘名士卒,持戟挺槊便刺向董卓,董卓見識不好急忙翻滾下車,董卓身藏內甲,卻是被刺傷了手臂,董卓不由得大呼起來道“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聞言從車後厲聲喝道“奉詔討賊。”說罷,一戟便刺穿了董卓的咽喉,李肅見狀用寶劍割下來董卓的腦袋。呂布見狀左手持戟,右手從懷中掏出獻帝詔令,大喝道“奉獻帝詔令,討賊董卓,其餘者一概不究。”董卓剩下的一些士卒,見到呂布都反了,自己也鬥不過呂布除了少數死忠分子之外,其餘人都高呼萬歲跪倒在地。
董卓之死可看作東漢亂局的結束,三國鼎立的發端。此一時間,孫策江東稱雄,劉關張桃園結義,曹操羽翼漸豐,其餘作為州牧刺史的地方門閥勢力也紛紛登場,一場名動天下的三國之戰即將展開,中國曆史拉開了群雄逐鹿的戰爭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