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王允的連環計已經成了一半,成功的將貂蟬引薦給了呂布,而呂布也對貂蟬是一見鍾情,王允離開執行了第二步計劃,等到董卓的上朝之日,王允秘密私下去見董卓要宴請董卓,董卓應允當晚便去王允府中赴宴,宴會過半卻是王允請董卓步入後堂之中,董卓斥退左右之後,董卓也不怕王允趁機暗害自己,斥退左右之後便跟著王允步入了後堂之中。
後堂之中,隻有王允董卓倆人,董卓見狀說到“司徒王允找我來此有何要事啊。”
王允捧觴對著董卓稱賀說到:“我王允自幼便學習這天文之相,最近我夜觀星象,卻是有一個驚人發現,這劉氏漢家氣數已盡。自太師入京以來,那紫薇星黯淡,而文曲與武曲倆星卻是大耀於世,我覺得甚為奇特以為會有一文一武倆人出來拯救這世間,直到董太師自領丞相一位,我才明白所謂武曲與文曲乃是同指一人,這以我王允的愚見而言董太師功德振於天下,這世間就像舜之受堯帝位,禹之繼舜帝位,此乃天道循環正理,而現在董太師之名甚於劉氏皇族,因此董太師榮登大寶此乃天意民心所向啊。”
董卓聞言心中卻是暗喜,但卻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說道“我身為大漢太師一職,已是蒙承大漢恩情,如何敢登大寶之位。”
王允見狀說道“自古便是有道之士討伐無道之士,無德之人讓位於有德之人,這有什麼可過分的。”
董卓聞言笑了笑說道“如果天命歸屬於我董卓,司徒王允應當為開國元勳。”
王允聞言急忙拜謝董卓,又命下人在堂中點上畫燭,隻留了女使負責進酒供食。王允說道“教坊的樂曲,不足以讓我們這樣欣賞;我家中有自己的樂伎,可以派來承應此事。”
董卓聞言說道“此舉甚妙。”
王允教下人放下簾櫳,笙簧繚繞,眾人簇捧著貂蟬舞於簾外。有詞讚之曰:“原是昭陽宮裏人,驚鴻宛轉掌中身,隻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又詩曰:“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舞罷,董卓命人走到跟前來。
貂蟬轉入簾內,深深拜服道。董卓看見貂蟬姿色甚好,麵容姣好,便問王允“此女是何人?”
王允急忙回答道“此乃子師家的歌伎貂蟬是也。”
董卓問道“會不會唱小曲?”
王允回答道“會一些。”說罷,命貂蟬執檀板低謳一曲。正是:“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丁香舌吐精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董卓聞言讚賞不已。王允趁機命貂蟬敬酒。董卓舉著杯子問貂蟬說道“年方幾何?”
貂蟬說道“賤妾年方雙十。”
董卓一臉笑意地說道:“真乃神仙中人是也!”
王允趁機站起來說道“我王允王子師打算將此女獻給太師,不知道董太師願不願意收容此女?”
董卓說道“如此賢惠的女子,叫我董卓如何報答你的情義啊”
王允急忙說道“此女得以侍奉董太師,其福份不淺。”
董卓再三稱謝。王允即命下人迅速準備氈車,偷偷地先將貂蟬送到相府。董卓見到貂蟬被送出去之後便起身告辭。
王允親自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後便向董卓告辭回到自己的司徒府中。
王允乘馬而回心中正在算計如何告訴呂布,不到半路的時候,卻是被一人所擋道,王允借助道路倆邊的大紅燈籠,王允定睛一看,卻是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腳跨赤兔嘶風,呂布一看勒住胯下赤兔一把揪住王允衣服,厲聲喝道“司徒既然將貂蟬許配與我,現在又派人送到太師府上,這是在戲弄與我?”
王允先是一愣渾身冷汗直流,生怕呂布現在宰了自己,不過聽完呂布的話,心中卻是有了算計,呂布現在竟稱董卓為太師隻怕是心中有所不滿,待我火上澆油,王允心中主意打定,卻是不漏聲色,急忙拉住呂布揪住自己衣服的手,悄聲說道“溫侯大人,此處非說話之處,若是溫侯大人相信我這老頭子,就跟著我到草舍之中,若是不信,老頭子這條命就任你取之。”說罷,王允閉上眼睛擺出一副慷慨赴死的表情。
呂布此時正是天人交戰之中,手中的方天畫戟是緊了又送,鬆了又緊王允偷偷看著呂布心中跟著畫戟一起是忽上忽下的,最終呂布輕輕歎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聽聽你還有什麼好說的。”說罷,呂布將方天畫戟掛在赤兔之上,走在最前麵,王允見狀鬆了一口氣,悄悄地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