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回說道孫堅與劉表將要大戰,但卻是孫堅害怕劉表有所奸計卻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在這個膠著之中周瑜卻是給孫堅引薦了一名怪人,而此怪人一登場就讓孫堅差點吐血。
孫堅看著怪人一步步地離開了大營之中,卻是一言不發的思索,良久之後,孫堅對著周瑜說道“公瑾侄兒,此人之言,你覺得如何啊。”
周瑜一愣,說道“此人雖言語粗鄙不堪,脾氣也有點怪,不過他的話卻是有幾分道理的,依我看這劉表八成打的也是類似的主意吧。”
孫堅聽了周瑜的話之後,說道“公瑾侄兒,你可有應對之策啊。”
周瑜想了想說道“這個出計之人果然厲害,這個乃是明計,即使識破之後也沒有辦法破解,我軍若是攻取荊州,劉表軍全軍據守,並騷擾我軍糧道,我長沙一郡豈能與劉表一州之地相抗衡?所以此戰我軍已是處於弱勢之中,至於破解之法,我還沒有什麼見地。若是說破除合圍之計,我有辦法,但最後究竟如何對付劉表我是沒有想過。”
“哎”孫堅歎了一口氣說道“若是士元在此也許就不會被阻擋在此地了。”
周瑜聞言先是一楞,心裏卻是先樂了起來,卻是先愁眉苦臉的說道“還不是文台叔不讓士元來這裏。”
孫堅聞言說道“我們攻打荊州卻是泄私憤,還是上次我所說過的問題,若是劉表知道士元幫我們攻取荊州之後,龐統如何回到荊州啊,在荊州立足啊。”
周瑜連忙表示自己了解說道“文台叔父,你所說的事我都了解,隻不過這樣的話,不是正好可以讓士元在長沙出仕嘛。”
孫堅聞言後,笑道“這士元乃是大才,我長沙廟小,容不下這大神。”說到這裏,孫堅看了看帳外一眼,說道“但我孫文台相信遲早有一天我孫堅孫文台會讓士元在我這裏名正言順的出仕的。”
孫堅大營後營,周瑜一紮進帳中就看見那個怪人獨自一個人坐在那裏看書,周瑜說道“你為什麼不以真麵目示人啊。”
隻見那名怪人將頭上的鬥笠取了下來,原來卻是龐統本人,龐統將鬥笠輕輕放在一旁說道“你不是都問過孫堅太守了嘛,為什麼還問我。”
周瑜訕笑幾聲說道“還不是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呢。孫叔父那裏我已經知道,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士元要執意而來。”
龐統聞言輕輕地沏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卻是想到了那天,孫堅決定出征的時候,自己原本是不準備前來的,結果卻是孫靜帶著孫權出現了,孫堅有四子,都是吳夫人也就是大孫夫人所生: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吳夫人之妹也就是小孫夫人,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兒子名朗,字早安;女子名仁,字尚香。孫堅又過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禮。孫堅有一弟,名靜,字幼台,也是一員大將之才,兵法韜略權謀之術皆通,孫堅離開家鄉柴桑的時候就是孫靜代替孫堅照顧諸幼子,自從黃巾之後孫堅任長沙太守,孫堅的諸位兒子也就慢慢地被接到長沙之地,隻有這孫權孫仲謀被孫靜留在柴桑一直精心教導。孫堅將要臨行之時,孫靜卻是急急趕到長沙引著孫堅諸子一起拜於孫堅馬前而諫曰:“現如今董卓專權,天子懦弱,海內大亂,各霸一方;江東方稍寧,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願兄詳之。”其實就是不想孫堅出征。
孫堅卻是說道“弟勿多言。吾將縱橫天下,有仇豈可不報!”孫堅去意已決無人能改,孫靜無奈隻得讓孫策上前請命一同上陣殺敵,孫堅應允之後,孫靜偷偷告訴孫策不讓孫堅一個人上陣殺敵,孫策不得離開孫堅五步之內。卻是孫靜聽聞兄長兵發荊州之前,卻是偶得一夢,見兄長渾身是血的前來托孤,孫靜不由得大驚暗道這不應該發生的,果然沒幾日孫堅便要兵發荊州,孫靜擔心至極,卻是趕來。而龐統的出現也是因為孫靜此人,孫靜害怕孫堅中了敵人的計謀,又得知龐統大才現處於孫堅府中,不由得前來求龐統,隻不過他耍了個小計謀叫孫尚香來的,龐統卻是忘不了孫尚香那雙可憐兮兮的大眼睛,心中卻也是偶然記起孫堅乃是此次出征死掉的,隻得親自請命,卻是被孫堅否決掉了。無奈之下,隻得出此下策。當然自己知道孫堅死於此次的事不能亂說,隻得隨便找了個理由說道“文台雖然作戰勇猛,公瑾智計百出,卻是不熟悉這荊州全境的地勢地形,我害怕這次有失因此便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