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我們不回來了嗎?”
“嗯,這裏食水難覓,不是長久之計,現下我傷漸愈合,我們可下山做些生計。”
“嗯~”小丫頭欣然答應。然後回身洞中略微收拾一下。
兩人互相攙著往山下緩緩走去。
“靈兒,說說我的家事吧,我都不記得了的”
“哦。”靈兒應了一聲開始斷斷續續述說起來……
十裏的山間小路行了約摸個把多小時,一路上兩人說笑不停,周子慕也總算搞清楚了“周洛”這個身份。
周洛,出生於東漢熹平元年十月初九。(漢靈帝年間,即公元172年,周洛十九,所以現在是公元190年,當然,現在周子慕還沒確定就是190年。隻知道是在這個時間段,諸侯紛爭即將開始。)
周洛乃是西漢名將周勃之後,但非名將周亞夫一係,而是周勃長子周勝之的後代。自周勝之坐罪之後,周亞夫襲父爵,而周勝之一係沒落。後周亞夫被誤為謀反治罪,身死獄中,封國被撤除,子女亦多受株連,周亞夫一係從此人丁冷落、無以繼嗣。如此,反倒使周勝之一係重掌宗譜,隻是人丁非常寥落。從此,周氏便隱於山野閑林之間,不複涉足政事,隻做平凡百姓(其實周子慕是認為其後代已經失去了祖先的蔭庇,受劉家排斥了)。
依宗譜而列,周洛是周勝之十七世孫,周勃的十八世孫。自周洛曾祖父起,周家遷居於揚州會稽,周洛父周邯,頗有些能力,以販運米糧為業,積下不少財產,可惜黃巾之亂後,天下動蕩,一年之前,山陰賊猖獗,不但洗劫了周家糧倉,更是入府殺人搶掠,家人盡皆被害,恰此時周洛行商外地,逃過劫難。
周洛在家中密處找回這卷周氏宗譜,安葬了父母家人。幸好次趟外出走商帶回不少錢財,安排後事之後,便攜著靈兒一路北上,遠遁他鄉。至後來盤纏將盡,於是在弘農郡黽池縣縣治蠡城(為現在的洛寧縣西)落腳,周洛以教書賺些錢糧以資度用。
周子慕感歎,境遇無常,令周子慕欽服的是,這皮囊的前主人倒是不賴,不是紈絝子弟。不愧是名門之後,受世代祖訓,居然湊合著也算是允文允武,騎射舞劍,文辭詩賦都懂得一些。流落至蠡城後也能以教書糊口。
不過周洛是獨子,又是將門之後,是以十六那年便加了冠禮,以示成年,表字呈文。周子慕覺得自己重生,既然同姓周,姓名已入譜就不改了,不過這字得改,自己原來就叫子慕,幹脆,自己就是姓周名洛字子慕罷。
說道姓名,提到靈兒,原來靈兒的靈是草頭菱角的菱,周子慕一直誤以為是心靈手巧的靈。不過,“周洛”都已經被自己取代了,也就將錯就錯,“菱兒”此後便改成“靈兒”,取義心靈手巧;至於姓氏,靈兒自小入周家,自己也是不知,於是,周子慕便讓為她取姓“洛”。小丫頭毫無意見,一副唯公子之命是從的樣子,就是追問著“心靈手巧”是什麼意思。周子慕滿臉黑線,是漢末還沒這個成語呢,還是小靈兒書讀得不夠多?——小靈兒自幼進府為婢,後侍周洛,進出書房,雖不能作文辭,但識字讀書卻也不難。在三國來說,一個婢子能讀書識字,可算是幸運之至矣。
不過,家世之事,小靈兒原也不知,直到與周洛流落至蠡城後周洛方始告知於靈兒,大概這家世也是嫡傳之密。
至於為何會離開蠡城,那是因為董卓的涼州軍進京以來,在各地燒殺搶掠,在這正月之際,更是無法無天。聽聞有一部軍士即將進駐蠡城,周洛為避禍亂,正月初二那日便急急攜靈兒離開蠡城,欲去往他出求生。不想出城不久,便遭橫禍。周子慕感歎,如果不是自己重生,“周洛”恐怕早已死翹翹了——應該是失血過多、昏迷高燒而去見的閻王。唉,就這麼一刀幾乎斃命,看來小靈兒的急救、護理水平有待加強。
不過話說回來,小靈兒如果略懂急救,那自己也就沒機會重生了——這到底是福還是禍啊?令周子慕大呼幸運的倒是那隊軍士砍了人也沒計較,不然搞不好自己就是身首異處、小靈兒也定被折辱。
依據推測,周子慕也差不多確定現在應該是在漢獻帝初登大寶、正開始其一生受製於人的傀儡皇帝之路。接下來就該是關東盟軍討伐董卓,董卓遷都、火焚洛陽之事開始上演。想明白這些事件,自己就要準備做自己該做的事了。憑著一卷周氏宗譜,混一個安身立命之本應該不至於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