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無話,自到涿縣,張仁好生迎接了。卻說這袁術,一路走到土龜山下安營紮寨,忽哨兵來報:“強寇已經北逃了。”袁術聽了大怒:“縱是他逃到天崖海角本將軍也把他殺了。”遂連日起程,催促軍馬追上,一路直追到涿縣地界,縣令劉備聽得人報,火速親自前往。因劉備體恤百姓和縣內並無強賊草寇,故未備有都監。
劉備雖奇怪為何有朝廷兵馬到縣,卻不敢懈殆,徑到城南軍營裏與袁術見,袁術道:“劉縣令,你境內恁的好呀,卻為何不尋提個都監?”劉備道:“下官感念百姓賦稅太重,又不曾尋得有本事的將軍,遂把此事擱了。”袁術怒道:“若本處沒有,你也便申將朝廷,朝廷自撥下名將來,安守這一方百姓,卻不是如今這般?”劉備道:“將軍息怒,恕下官直言,在這一方郡內百姓安居樂業並不曾有什麼犯法度之事,將軍莫要錯怪了好人!”袁術聽的這廝兀自狡辯,跳將起來道:“你做的好事卻不少!本將聽聞江湖上許多賊人來你這縣裏來投奔,卻不曾見你回稟過朝廷,直如今天子震怒,叫本將引兵馬三萬剿土龜山賊寇,不想那惡廝聽的本將軍大名便逃,直逃至你縣裏一個叫義郎的莊上。又有密報,曹大人南下剿寇的賊人也一並投了這廝莊上,卻不是你探報不明,養虎為患,卻是怎的?若不是看你皇室身份,早叫士兵拿出去先斬後奏了!”
劉備道:“將軍錯怪下官了,也錯怪義郎了。今雖天下綠林人氏盡來我涿縣,投在那義郎莊上,卻都是安分守紀之人。義郎大名傳於天地間,江湖中人得以慕名而來,實是本縣一大福分。下官累次請義郎做本縣都監都被其婉拒了,實是可惜!”
袁術大吼道:“你這木頭卻不是當官當朽了!自古來官須拿匪,你卻與賊人私通,若還留你做的縣令,卻不是要把這一縣的百姓都送了。來人,把這反賊與我先拿了,等拿的那義郎莊上草寇都一並解入天子,請天子定罪!”當下衝出三五個軍漢把劉備押出去了。劉備叫道:“你是朝廷將軍,我是地方官員,你恁什麼拿我,縱是有過,需由幽州太守彈劾,經司徒審劾,再發下文書來拿我,你隻一個將軍便如此幹越,並無法度……”劉備還在叫喚卻早已被拖出大營。
袁術引了兵馬,先入得城,把縣城接手了,將劉備先下在牢裏叫了士兵看押。停住的一日,領兵向義郎莊上殺來。義郎莊在縣西城。
卻說千峰山下,義郎莊上聚義廳裏數十個好漢座定,張仁道:“前日雖接的土龜山好漢三人,卻不想尾隨而來了官兵,來了朝廷兵馬三萬,領兵者袁氏庶子袁術,現已囚了涿縣縣令劉備,強占了縣城,不知眾英雄豪傑可有良策破敵?”
言畢,隻聽張飛跳出來,道:“官兵雖有三萬兵馬,林裏也有二萬五,況有這許多好漢在此,焉用甚計,隻引兵衝殺一陣,也贏的。豈不省計?”張仁喝道:“放肆!翼德,你雖也頗勇,焉能用腦多思慮?今番我們敵了官軍,便從此皆反矣,今番雖勝,下次,下下次官兵再來又如何應之?”張飛被張仁一喝,倒坐在凳子上不聲響。
諸葛均道:“哥哥休惱,聽我一言,彼千裏奔來早已疲憊,又兼不熟地形,等其立寨未穩,便可衝殺一陣。”眾人道:“卻是可行。”張昭道:“不若行火之計,此處四下裏林木眾多,誘其到一死地,一把火皆燒之。”好漢們道:“果是好計。”眾人言未語諸葛亮文若文遠齊道:“計雖好計,卻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