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避不開,見到了她,要麽不看她,要麽就皺著個眉頭。

樊長玉道歉也道了,對方嘴上說著沒事,卻還是在不動聲色地疏遠她。

樊長玉想不通其中緣由,背那些律令,原本還有不懂的想去問他,也沒好意思再去問了。

這兩日她在家背,在鋪子裏得閑時也掏出那幾張紙默背,總算是記了個七七八八,又找了一些鄰居當證人。

升堂問審那日一早,她想了想言正這兩天的反常,還是去南屋說了一聲:“你字寫得好,今日若有空就先擬和離書吧,我過戶我爹娘的房地後,回來在上邊寫個名字就行。等你傷好了,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他一開始就表明了傷好後就會走,樊長玉眼下唯一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他怕自己出爾反爾,過戶了房地卻不肯履行當初的承諾。

把和離書寫與他,他大抵也能安心些。

第22章 尋仇來了

一直到樊長玉離開了房間,坐於書案前執筆寫著什麽的人也沒抬頭,隻唇角抿得緊了些。

聽著遠去的腳步聲,他擱了筆,整個人往椅背上一靠,黑漆漆的眸中一片暗沉。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她倒是敢。

-

樊長玉交代好胞妹後在家不許亂跑後,跟鄰家趙大娘打了個招呼,便準備去縣衙。

趙大娘卻道:“我跟你叔陪你去,那地方嚇人著呢,聽說一個不小心還得被打殺威棒,幾十個板子下來,不得皮開肉綻?我跟你叔在,若有個萬一,也能幫你想法子。”

都說民不與官鬥,樊大搭上了跟樊長玉家有仇的師爺這條線,這幾日趙家老兩口也替樊長玉擔憂得睡不著覺。

樊長玉雖有一身武藝,但上公堂這事,十幾年來也是頭一回,略做思量便也同意了。

三人搭了個牛車往縣衙去,到了地方時辰還早,但門口已擠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

問審的流程樊長玉是知曉的,縣太爺升堂後,會先傳她和樊大進去,當堂再問一遍樊大所訴何事,由一旁的主簿老爺記錄問審供詞,若有辯駁,必要時還會傳證人。

樊長玉尋的證人是樊家老宅那邊的鄰居,一般人肯定不願蹚這渾水,但樊大一家子確實不會做人,跟他們交惡的鄰裏不在少數,樊長玉去拜訪一趟,好幾家都不齒樊大的行徑,願意前來替他作證樊大是個賭鬼。

時間一點點過去,擠在縣衙門口看熱鬧的人也越來越多,已經有衙役去公堂上方的桌案上擺簽桶和驚堂木,卻仍不見樊大這個原告來,樊長玉心中都不由有些疑惑了。

升堂遲到了也是要挨板子的,樊大還能忘記今日要升堂這回事,睡過頭了不成?

趙大娘看了一圈,也在小聲嘀咕:“怎不見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