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牽掛(2 / 3)

可現在,眼前這位白雲師尊,竟然也有那般神仙手段,這要是傳出去,還不炸了整個大漢武林?

心中百轉千回的宛豪突然撿起身旁血泊中的刻刀,朝著嘴中舌頭剿去,白雲子一指點在刀柄上,將刻刀彈飛出去,搖頭歎道:

“你之忠義,老夫知曉,若剿舌不言、剜目不視、毒耳不聞、斷手不寫,老夫還渡功害你作甚,老夫助你,隻因依法治國,天下為公,老夫助梁王,隻因其心中懷著蒼生黎民,老夫助那些多災多難的黎庶,隻因老夫慈悲心善,如此,老夫與梁王,與你,皆為誌同道合之人,可以同誌相稱。”

宛豪聞此言,再也繃不住那粗狂的麵皮,嚎啕大哭起來,一個七尺哭的如此痛徹心扉,連連朝著白雲子叩首,讓白雲子的眼眶也不禁濕潤起來,宛豪磕了足足四十九個響頭,才頭暈目眩地站起來,一步一叩首地朝著閣樓樓梯緩緩退去。

白雲子目送他離開後,青鳳與周湘繡才從樓下上來,她們不知道師尊與這位口呼“師姐珍重”的新晉師弟有什麼約定,但都挺緊張,二人過來連忙將血糊糊的地麵收拾幹淨,忙了一身臭汗後,也顧不得擦拭,便圍坐在白雲子跟前,關切地問:

“師尊,可是要去助梁王?”

“師尊別去,天下烏鴉一般黑,那梁王歸位漢室宗親,竟敢弑君篡位,一定是在利用師尊神功,恐怕即便成了,日後還循五劍仙舊事。”

白雲子點頭,他豈有不知梁王很可能在做戲,樹立“仁義”的人設,畢竟是當過太子的人,怎麼會甘心就這麼看著曾經觸手可及的皇位讓給他人,不過,梁王即便是裝“仁義”,也比神京中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皇子更配當皇帝,至少,他敢豎起“文武並治、以法治國”的大旗,就不可能昏聵,有野心,肯變法,願意俯首就去看生民疾苦,懂得水能載舟的道理,招賢納士,臥薪嚐膽,可謂具備了一個封建君主的全部優良品質。

至於他真實的人性,白雲子覺得不重要,他又不是沒長眼睛、耳朵,不會自己去查探嗎?

“為師得去做做樣子,看看這梁王人品,若真是仁義之君,也可為天下蒼生福祉盡綿薄之力。”

“那我與師尊同去!”

“不可!”

白雲子打斷眼中閃光的青鳳,喝道:

“白雲一脈乃為師所創基業,是講慈悲的種子,是論公道的火苗,是窮苦人的避難之所,豈可輕棄?”

“師尊,有周師妹在,亂不了的。”

“亦不可,白雲一脈如此弱小,不可輕出招惹天門注意,它們而今是巨石大山,我等隻是娟娟細流,待越聚越多,彙流成海之日,才是白雲出山之時。”

兩人講不過師尊,隻能拱手遵命,待他們離去後,白雲子走到窗前,遙望東南,那裏,老龜莫離依舊不舍地守著湖中的大寶蚌,三月來不休不眠,也懶得去管逐漸成形的河頭鎮,隻要人類不去打擾湖中寶珠,他才懶得過來招惹白雲子這隻黃鼠狼。

而更遠處的西南邊,蘇山縣依舊半死不活地屹立在鬼門關前,三大宗門好似沒事發生一般,過著自己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既定日子,一切,都沒有改變。

自家院落中,黃知羽爬上屋頂,同樣眺望著西北方,白雲子收拾了金剛門,金剛門立馬整飭縣務,招攬流民,好了不到一月,見白雲一脈消失的沒了蹤跡,又固態萌發,懶得管理,街上那些尚未安置下去的流民不斷化作乞丐、流氓,茲擾百姓,而百姓,也好似過慣這種日子,臉上多見麻木與冷漠之色,任人擺布。

“羽兒,下來吃飯。”

屋簷下傳來了冷秀的呼喊聲,黃知羽翻身下房,走回屋內,陳訓不在,冷秀與他及林斷文就吃的簡單,三人十三個白麵饅頭,一碟爆炒豇豆,一碟漆黑鹹菜,外加一碗番茄蛋湯就是他們的晚飯,見黃知羽狼吞虎咽地把饅頭朝嘴裏塞,幾口就消滅了三個,冷秀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