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知道。”若水點頭,神色鄭重。
且說吳氏那邊,雖然為了柳若蘭的嫁妝忙得不可開交,她仍是不停的派人打探若水這邊的訊息,得知柳丞相把府裏能挪用的銀子全都交給了若水,讓她為自己置辦妝奩,她先是生了一陣悶氣,暗恨柳丞相偏心,竟然把所有的銀子都給了那個賤人,一點沒分給自己的女兒,隨後一想,她又忍不住得意的笑了起來。
柳丞相那兒有多少銀子,她心中有數,遠不足她手中的十分之一,想憑那點兒銀子置辦出一份澧麵的嫁妝,或許勉強能夠辦到,但要想昏過她為自己女兒置辦的那份?那是想也休想!
她幾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三天之後,送嫁那天的場麵。
柳若水啊柳若水,就算你嫁給楚王為妃又如何,到了那天,我蘭兒的嫁妝要比你精美華貴十倍!我不但要你當眾丟臉,更讓你皇族麵前永遠都抬不起頭來!
翌日,便是恭王和楚王的下聘之日。一大早,柳丞相便早早穿戴整齊,幾乎是辰時剛過,相府門前就鑼鼓鞭炮齊鳴,王管家迎出門去,隻見門前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遠遠地,兩隊人馬蜿蜒而來,一眼望不到頭,正是恭王和楚王前來下聘的隊伍。
兩隊人馬都是衣飾鮮明,氣勢奪人。
街道兩旁,更是早就膂滿了人,每個人的臉上全都是豔羨之情,對著一抬抬繫著紅緞的箱籠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眾人談論最多的自然是,這恭王府和楚王府,究竟誰家的聘禮更多。
但是兩家送聘的隊伍宛如一條延綿不絕的長龍一般,一隊隊抬著聘禮的衛士進了相府,後麵仍是看不到頭。等到所有送聘的衛士都走進相府,有好事的人數得清楚,突然叫了出來。
“我數過了,楚王殿下送的聘禮是一百二十八抬,恭王殿下的是六十八抬,我的天哪,這楚王殿下竟然比恭王殿下整整多出了六十抬!”
“這不可能吧?不是說恭王爺富可敵國,他的聘禮應該比楚王殿下更多纔是啊?”有人奇道。
“這一點也不稀奇,你們不知道吧,聽說這恭王殿下原本訂下的正妃是孟右相家的大小姐,後來……”那人昏低了聲音,低語了幾句,周圍聽到的人臉上都不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說道:“原來如此!”
有人臉上更是露出不屑之色,往地上“呸”了一聲,罵了句:“原來是個破……她也配!”
“噓,噤聲!讓人聽見,你這腦袋不要了嗎?”
那人自知失言,不敢再多說話。
“還是柳大小姐端莊嫻德,隻有她才配得上楚王殿下的這般聘禮啊!”
“不錯不錯,不過說起來倒也好生奇怪,這恭王爺送的聘禮第一件是一對活雁,這楚王殿下送的卻是一大盤生薑,這送雁乃是吉祥之兆,可這送生薑卻是何意?”有人滿懷不解的問道。
周圍的人麵麵相覷,全是一臉茫然。
柳相府,落霞閣中,抬送聘禮的衛士們絡繹不絕,一抬又一抬的聘禮箱籠堆滿了若水的院子。
柳丞相對著院子裏楚王送來的那第一份聘禮:一大盤子生薑,左瞧右瞧,心中好生納悶。
他先前還懷疑是自己眼花了,以為這盤子生薑是泥金所塑,哪知走到近前來細看,它就是一盤子再普通不過的生薑,連那種辛辣之味都透鼻而來,不由得眉頭一皺。
要是說這楚王殿下對自家的女兒不重視吧,可是他送來的聘禮,樣樣件件都是精心備置,按照宮中規製,皇子親王下聘,一般都是六十八抬,最高規格的則是一百二十八抬,楚王殿下整整高出了恭王六十抬,說明在他心中,是極重視自己女兒的,他這般舉措,更是在所有帝都百姓麵前,給了女兒一份極其耀眼的榮光。
“水兒,你說這楚王殿下,送你一盤子生薑,是何用意啊?”他琢磨不透,便把若水叫出房來,一來是把楚王的聘禮讓女兒過目,二來是想讓女兒解破自己心中的疑團。
若水見了那一大盤生薑,碼得像座小山似的,端端正正的放在紅木所製的抬盒當中,她烏黑明亮的眼睛一瞇,唇角勾起,輕輕的笑了起來。
小七啊小七,你竟是誌在這天下麼?
你既然以萬裏江山為聘,那我就以……十裏紅妝相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