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丞相一聽自是喜上眉梢,右手一揮,王管家會意,將一份重重的謝禮送在頒旨太監的手中。
那太監眉花眼笑地告辭而去。
吳氏和柳若蘭差點被那太監的最後一句話震暈了頭,二人恨得牙都要咬碎了。
沒想到除了恭王殿下,又來了一個楚王殿下,據說這楚王殿下不但是東黎國的第一美男,更是前皇後的嫡子,身份比恭王殿下更為尊貴,還有那孟右相的大公子孟明俊,有帝都第一才子之美名,傳言中他俊美儒雅,滿腹經綸,是無數少女們的春閨夢裏人。
這樣極出色的兩個人,竟然全都看中了那醜八怪!
吳氏畢竟城府極深,還能維持著表麵的平靜,柳若蘭卻再也掩不住心中的恨意,全身氣得發抖,臉都扭曲了,幸好遮著麵紗,柳丞相沒有發覺,但她身子顫抖,柳丞相還是看在眼中,關切問道:“蘭兒,你身子不舒服嗎?你大病未愈,還是回房裏歇息去吧,你姐姐若是回來,我自會通知她去瞧你。”
柳若蘭勉強對柳丞相行了個禮,便帶著丫環回屋,她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然是大發雷霆,懲罰丫環出氣,砸東西泄憤,全由得她。
柳丞相接了聖旨,心中喜悅,對吳氏的怨氣也消散了許多,忍不住和她誇讚了幾句若水。吳氏好久不曾見過夫君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盡管他說的話極不入耳,還是臉帶笑容,撿著柳相愛聽的話,誇獎了一番。
就在這裏,王管家來報,戶部尚書宮老爺前來拜訪,柳相一聽,忙整衣出迎。豈料迎進來不過片刻,又來了一位兵部侍郎,居然還帶著自家的兒子一起登門,不多時,又來一位翰林院掌院學士。再然後,一位又一位,隻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有十七家同殿為臣的官員們前來拜望。
柳丞相簡直應接不瑕,將來訪的眾位同僚們通通迎進相府的大堂裏落坐,送上茶來,陪著眾人閑聊了幾句,旁敲側擊問了下眾人的來意。
眾人也不相瞞,都紛紛說是給自家的兒子求親來的,一時之間,各人紛紛誇獎自家兒子的過人之虛,將自家兒子誇得是天下少有的好男兒。
柳丞相先還撚鬚微笑傾聽,可聽到後來,眾人開始互相貶低對方的兒子,再到後來,有幾人竟然吵嚷了起來,一些政見不合者,更是相互看不順眼,藉著此事,舌槍唇箭,互相攻擊,大堂之上登時乳糟成一團。
柳丞相登時大為頭痛,他看著眼前乳成了一團的局勢,連說了數聲:“諸位同僚,請坐下說話,不要吵,和氣為重。”眾人吵得正兇,哪裏理他。
就在眾人乳成一團,柳丞相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傭人來報,說是大小姐回府,這一句話簡直比聖旨還好使,大堂中吵成一片的眾人全都住了嘴,人人都睜大了眼睛,對著門外翹首相望。
正主兒回府,眾官員自是要維持自身的形象風度,萬一給柳大小姐留下了壞印象,可就誤了兒子的終身之幸。
這時候,柳丞相藉此腕身,對著眾人拱拱手,告了聲罪,便出了大廳門,前往府門前接女兒去了,吳氏心中雖然萬般不願,還是跟在了柳相身後。
留在廳中的官員們,有帶兒子前來的,忙趁此機會給兒子正了正衣冠,撣了撣灰塵,然後一個個正襟危坐,靜候若水的到來。
若水沒想到丞相老爹居然真的親自來迎接自己回府,心中感勤,她見柳丞相喜氣洋洋,愁容盡消,很是歡喜,上前一步,對著柳丞相盈盈拜倒。
柳丞相忙伸手扶起,雖然隻是一日不見,卻感覺女兒去了宮中十日百日一般,細細打量,見她容顏無異,這才寬心,拉著她的手,笑道:“水兒,你回來得正好,咱們府裏今天來了許多的叔伯們,個個都是來向你求親的,現在都坐在廳堂裏,你快去幫為父打發了纔好。”
若水早料到會有此般光景,她見丞相老爹苦起了臉,一副不堪其擾的模樣,輕輕一笑,道:“爹爹放心,女兒自會為爹爹分憂,待女兒去應對就是。”
柳丞相大喜,他原本隻是對著女兒訴訴苦,誰想到女兒居然一口將這個難題應承了下來,可又一想,女兒這般弱質纖纖,怎麼知道如何應對那一個個人老成精、老奸巨滑的同僚們,隻怕是三言兩語間就被眾人哄騙了去,當了人家的媳婦,不由眉頭一皺,搖了搖頭。